大三面臨志向決定 升學還是工作?
沒有特別想唸研究所、也沒有特別目標,看來有些隨 遇而安的劉庭庭,在父母建議下選擇參加國考,在長輩眼中當公務員比一般企業穩定,是挺熱門的選擇。從大三暑假開始準備,到大四畢業後考試上榜,全部一氣呵成!
花大把時間做筆記 集中專業科目
劉庭庭就讀經濟系,鎖定與所學相關的財經廉政類科, 同步報名高考、普考。
唸書的重點在於「做筆記」,前期準備會先依照補習班的進度唸書,唸完一個單元後立刻做題庫,將錯誤的地方直接做成各個單元的筆記。筆記順序是大標題、小標題、 便利貼,小標題會另外做重點摘要,容易出錯的地方則會拿便利貼額外補充。
剛開始準備考試的前半年,劉庭庭每天規劃早上 3 小時、下午 3 小時、晚上 2 小時的讀書計畫。她認為以一周為一個單位來規劃,比較不容易跟不上,進度安排也比較彈性。在共同科目上有些底子,花的心思較少,幾乎將全部心思放在相對困難的專業科目上。
初期準備那四個月,讀書內容以教科書為主,接下來三個月則安排每天狂寫筆記 10 小時,邊整理邊吸收,對她而言特別有效。最後衝刺的兩、三個月則接觸大範圍的考古題,例如行政學的申論題範圍較廣,必須自己額外接觸各種議題,增加知識面,才不會面臨寫不出來的窘境。
劉庭庭認為,雖然很多人都說光看書就看不完了,根本沒有空做筆記!但她覺得如果沒有做筆記,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內化,對她而言還是需要透過寫筆記才能清楚掌握自己的進度。簡單來說,「筆記」為劉庭庭帶來很大的安全感,透過做筆記讓她更能掌握自己的進度,面對考試也更加安心。

說到筆記整理方式,劉庭庭侃侃而談。她的筆記會先標上參考書的大標題,但內容則以自己的理解為主;申論的部分會買一般的申論書,自己回家練習,不過申論題的答題的字很多,所以只會整理「大重點」到筆記本裡,另外相似的章節也會整理在一起。
她認為「財經廉政」的專業科目準備方法各科都不太一樣,較為靈活。有純粹背誦類的,也有偏計算類的,讀起來比較不膩,可以換著準備。
準備國考這一年的時間,劉庭庭大多累了就休息,因為喜歡唱歌,偶爾會透過唱歌紓壓,或是看影片來轉換心情。她回憶起準備考試時的心情,一開始因為完全不知道國考的方向,所以成績很差,非常挫敗,但挫敗到一定的程度,反而就習慣了。
壓力、挫敗在劉庭庭身上並沒有刻下太多痕跡,大多能正面以對。飲食方面維持和平常一樣,並無改變,但每天早上喝一杯咖啡提提神,是劉庭庭準備國考期間的精神來源。
備考期間她的包包必備四色螢光筆、自己做的筆記。 不論人在哪裡,看筆記時一發現重要的地方就可以立刻劃上記號,法條用紅色、關鍵字用黃色、基礎法理用綠色。
找到最適合的讀書方法快速上榜
劉庭庭選擇自己在家補函授,自認容易受到周遭影響、 容易被打擾,所以認為自己在家唸書比較適合。在年度班開課之前,劉庭庭有先去書局看了一下財經廉政相關的教科書,發現有看沒有懂,還是認為有補習班講解相關考題、 方向較為清楚,準備起來特別有效率。
這次奪下財經廉政高考榜首的重要因素,劉庭庭認為是因為知道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才能以最有效率、最快的速度吸收完成。有些人適合做筆記,有些人擅長背關鍵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並瞄準相對應的類科, 才能用最快的速度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