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讀書法大有人在? 做筆記、排讀書計畫的比例有多少
從統計來看,面對長期備考的國考,大部分的考生還是會選擇制定讀書計畫來追蹤自己的讀書進度,為自己的時間管理把關,其中又有超過兩成的考生選擇跟隨補習班的的上課進度來唸書。筆記方面,則有高達一半的人採取不整理出自己的一套筆記的讀書方法, 選擇簡單將重點抄在課本上,考前再次翻閱複習即可, 或是完全依靠上課吸收以及反覆做考古題。花時間做讀書計畫或是筆記沒有絕對的好與壞,端看自己的讀書習慣,找到自己覺得舒服、有效率的讀書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客製化一套專屬於你的讀書計畫
把整個考試準備期切成三等份,通常分別為跟課期、複習期以及衝刺期:
▲跟課期
配合補習班或是教科書的進度,按部就班地把範圍全部唸過一遍,配合練習題檢視自己是否確實搞懂。
▲複習期
重疊複習,把跟課期所有唸過的科目再做一次完整的複習,可以嘗試在這段期間內整理出每一科的筆記,以便往後複習。
▲衝刺期
有部分的考生會選擇在這個時期加入奪榜班或是衝刺班,再一次重點式把每一章節複習過一遍,並搭配大量的考古題選擇題以及申論題。另外,在這一個時期特別需要善用零碎的時間,例如通勤時間背法條、 練英文,並且在這一個時期接觸多方面的議題,增加自己知識量,在申論題拿高分。
Long-term:國中課表循環式讀書計畫
許多考生都有這個困擾,原本預計將一個科目從頭到尾唸過一遍,再進行下一科,但是到了後期發現第一個科目的記憶開始模糊,於是把讀書計畫安排成像一個國中生的計畫一樣,每一科目在每個禮拜至少都會接觸過一次,有些更密集的可以排成每兩天接觸 一次。

One-day:一天三堂課,考古題輔助
早上期間讀一章節的課本,看完之後立刻去做考古題尋找重點,從考古題之中分析考試趨勢;中午吃飯看下一章節,吃完之後再來做考古題,做完就去運動活化筋骨以及重置大腦;晚餐時間再去讀下一章節, 並且做考古題。
One-day:記得換換口味,避免疲乏
一科大概安排 2 個半小時∼ 3 個小時的時間,同樣一科若讀超過 3 個小時會彈性疲乏,因此要換換口味。 早上精神好的時候可以念法科,科學研究早上會有較好的記憶力,適合背誦科目;下午如果開始精神不濟則可以開始讀算科,重新幫大腦開機。
筆記方法百百種,挑一種你最喜歡的來用
有些人堅信,與其看別人幫你整理好的筆記,自己建構一套筆記反而才是你的東西,也因此許多考生即使在時間緊迫的國考殊死戰,仍願意花時間整理一套屬 於自己的筆記。但其實,整不整理筆記與自己是哪一 類型的學習者也有密切關係,若你是聽覺型的學習者, 適合的則是利用口訣、聽錄音檔、反覆觀看授課影帶, 來吸收消化知識;但若你是一名視覺型的學習者,則適合整理筆記、反覆看課本,來加深自己的印象。
✓ Point1 口訣
背誦口訣在國考準備上屢見不鮮,好似近年流行的右腦學習法背誦英文單字,利用諧音以及劇情把重要的考點串成一句話,再抄寫在筆記裡對應的章節, 幫助考生記憶重要概念。
✓ Point2 樹枝圖
樹枝圖的筆記法,適合拿來整理比較類型或是時間排序性的內容。在做筆記的同時就能在腦中把架構建立出來,
並且把邏輯梳理清楚,另外在最後複習的時候,也能一目瞭然。

✓ Point3 大標與小標
在做筆記時把章節的標題或是課堂上老師提出的核心概念當作大標,並在大標下面建構其他小標,並用自己的
話整理該章節的內容。切記要盡量訓練自己用自己的話寫出來,才能代表真正理解所學的概念。

✓ Point4 顏色筆
坊間現在推出的螢光筆、蠟筆顏色越來越多,除了可以美化筆記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筆記裡的知識考點分門別類。例如法條標題固定使用藍色、法條內容固定使用黑色、重要關鍵字固定使用紅色、數學作圖固定用綠色等等,利用不同顏色讓重點更明確。
✓ Point5 便利貼
便利貼是做筆記的好幫手,不管你的筆記是抄在課本空白處也好,或是另外準備一本筆記本來整理,便利貼都可以當作事後補充的工具。
使用情境 1
筆記本上已經密密麻麻的重點整理,但是在後期做考古題時發現有一題的概念沒有出現在筆記裡,就可以把題目以及考試重點抄在便條紙上貼在該章節,最後總複習時就不會忘記了!
使用情境 2
課本上的文字主要以段落說明, 但是如果畫成表格可能更淺顯易懂, 或是自己做一遍圖更能加深印象,這時候也可以拿出便條紙把表格或圖表畫在上面,再貼上課本對應空白處。
✓ Point6 科技人的筆記
借助數位軟體與平板電腦輔助, 把準備好的資料系統地統整在平板電腦裡,就不需要帶很多書,節省體力。 另外,把課堂上所有的講義掃描到電 腦或手機之中,再自己註記比較重要 的細節。
此外,也可以使用心智圖 Coggle 製作大綱,在最後衝刺期間更全面地複習。
✓ Point7 時事補充
在準備政策或是行政考科時,大多會有申論題題 型,因此補充對時事的敏銳度就顯得格外重要。在時事補充的筆記上,可以將內容分為內容簡介、相關的 法規、爭議點等等,並且利用申論題的格式試寫一遍。
使用情境
有狀元向我們提供交通行政這一科目的時事筆記, 舉 Uber 與計程車的爭議以及政府爾後推出的 103-1 條 款為例,考前自行查詢相關資料並將來龍去脈依序整 理出來,並加以分析對其他利害關係人之影響。
多元計程車與 UBER 的差異 ?
元計程車定義
依據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 2 條第 3 項及第 4 項, 計程車客運業為因應特定消費型態所需,得經營多元化計程車客運服務。
前項多元化計程車客運服務,指以網際網路平臺,整合供需訊息,提供預約載客之計程車服務。
相關管理規定
■ 經營申請
依據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四條第三項,經營多元化計程車客運服務,應檢具營業計畫書,向該管公路主管機關提出申請核准。
■ 費率規定
依據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十一條之一,多元化 計程車之費率,由計程車客運業於核定運價範圍內自行訂定,報請該管公路主管機關備查,並登載於第二條第四項之網際網路平臺首頁,始得實施。
■ 外觀規定
依據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九十一條第一項第四款,車輛新領牌照或汰舊換新時,車身顏色應符合臺灣區塗料油漆公會塗料色卡編號一之十八號純黃顏色。但多元化計程車不得使用前開車身顏色。
■ 服務內容規定 依據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九十一條第四項,經營多元化計程車客運服務之業者,應提供下列服務:
1 於消費者叫車前提供相關資訊
2 車輛定位及行車軌跡
3 依營業計畫書所定期程採全面電子支付。
4 可供消費者乘車後進行服務品質評價。
■ 候車方式規定
據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九十一條第五項,多元化計程車接受消費者提出之乘車需求以預約載客為限, 不得巡迴攬客或於計程車招呼站排班候客。
UBER 簡介
係以開發行動應用程式連結乘客和司機,提供載 客車輛租賃及實時共乘的分享型經濟服務。乘客可以透過傳送簡訊或是使用行動應用程式來預約這些載客的車輛,利用行動應用程式時還可以追蹤車輛的位置。

UBER 爭議 – 以相關利害關係人觀點分析
■ 政府
1 依公路法第 34 條規定,營業汽車應依相關規定分類營運,目前 UBER 係以與小客車租賃業合作方式經營計程車客運業,不符前述分類營運之規定, 又依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 100 條規定,經營小客車租賃業不得將供租賃車輛外駛個別攬載旅客、貨物違規營業,綜上,依UBER現行商業模式於法不合。
2 因 UBER 以不完全合法方式經營,造成計程車業者反彈聲浪,形成同樣服務內容卻不同管制方式 (如車輛、駕駛人以及費率)之不公平待遇,故政府提出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 103 條之 1 之修正草案,將「小客車租賃業與資訊平台業者合作提供附駕載客服務者」納入規範,其修正重點為:
✓ 不得將租賃車輛外駛巡迴、排班待客租賃
✓ 造冊列管駕駛人及車輛資料,並提供租賃資訊供
主管機關查核
✓ 平臺應充分揭露車輛、駕駛人、計費方式等訊息
✓ 以日租或時租方式計費,並以 1 小時為起租時數
但地方政府另有決定者,得報公路主管機關備查
後實施之
✓ 車輛應黏貼專用標識。
■ 使用者
競爭者加入,提昇市場服務品質 : 因計程車常有為攬客違規駕駛,不按表計價情事以及其他重大犯罪事件發生之情況,故整體形象不佳,UBER 初始以高檔黑頭車以及優良素質之駕駛服務加入運輸服務業別,對於有計程車使用需求消費者帶來完全不同層次的服務感受,故市場上一般消費者普遍支持 UBER。
■ 競爭者(計程車)
計程車客運業雖有營業登記、費率、營業範圍以及數量管制,但因管制門檻低,係屬於獨佔性競爭市場,原有市場已呈現供過於求的情形,造成空車率高、 道路壅塞、空氣汙染等負面效果,倘放任 UBER 自由 進入競爭,則上述情況會更加惡化,造成整體運輸效率不彰情形。
■ 合作者(小客車租賃業)
原本小客車租賃係以租賃方式將小客車提供給消費者自駕或提供代僱駕駛之服務,如有消費爭議發生,係由小客車租賃業負責與消費者進行協調;而 UBER 提供消費者與小客車租賃業媒合之服務方式, 消費者雖係以 UBER 平台叫車,倘若發生爭議,卻是由小客車租賃業者出面負責,惟 UBER 卻從中抽取該趟旅程 25% 費用作為資訊服務費用,其權利義務不對等,對於小客車租賃業、駕駛及消費者均不甚公平。
To take or not to take, that is the question
說到底,製不製做讀書計畫、做不做筆記,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哪一種筆記就一定能一舉中第,也沒有人說得準,就和談戀愛一樣,單身還是死會沒有哪個比較好,也沒有所謂一百分的情人,只有最適合的另一半。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不管使用了什麼樣的讀書方法,「努力不懈」都是通往成功唯一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