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自己的家鄉有多了解?發掘臺灣在地文化與特色

假設今天是大學剛開學,你必須在迎新活動中介紹自己的家鄉,該如何介紹才能讓人留下印象呢?你了解自己的家鄉嗎?近年推廣在地文化的組織、展覽或出版品越來越多,透過這些在地文化的推廣活動,讓許多人對自己的家鄉更瞭解了!有哪些是容易著手認識家鄉文化的管道呢?
By 加分誌 2021/04/14 00:00:00

文/LISA     圖/LISAFlickr

為什麼我們需要「地方創生」?

你聽過「地方創生」嗎?「地方創生」一詞來自日本,其主要概念是為了避免讓人口過度集中於東京,並減少地方的人口流失,因此希望讓小至鄉鎮、大至縣市的地區保有其獨有特色,提供多樣的就業機會,營造安心、宜居的生活環境,並且提升日本整體活力。台灣也在4、5年前引進這個概念,更將2019年訂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納入國家整體戰略計劃。

這些聽起來似乎與我們沒有任何直接關係,實際上卻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小時候認識台灣,通常會以每個地方的特色來介紹,提到新竹會讓人想到米粉、貢丸、九降風;提到台中,你可能會想到太陽餅、大甲媽祖;提到台南,有人會說台南人熱愛吃甜。透過有形的物品或是無形的文化特色,讓外地人對這個地區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能讓居住在此的居民從這些特色凝聚地方認同感。

連鎖店讓生活品質更均一 也讓地方特色消失

所謂的「地方」,是相較於「都市」之外的地區,也可以指某一特定的區域。在追求現代化的潮流下,都市提供更便利的居住品質,連鎖店販售的商品和服務更規格化,對從外地移入的人來說,選擇連鎖店是最不容易出錯的選擇。試著回想看看,大學離家前往你不熟悉的地方生活,你會選擇去當地的傳統市場,還是選擇常見的連鎖超市呢?儘管傳統市場的販售價格比連鎖超市更便宜,相信大多數人寧願多花一些錢去超市買菜吧。

人與一個地方之間的連結,必須靠著和其他居民互動產生認同感而來。「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這句歌詞能夠打動這麼多人的原因,可能跟許多人北漂到外縣市工作、但都市較無人情味有關。便利超商逐漸取代雜貨店、平價的茶飲店逐漸改為連鎖的手搖飲料店;買家具的第一選擇不再是家具行,而是大型連鎖居家百貨,在商業模式逐漸走向均一的過程中,有些生活模式、甚至是技術都將跟著時代一起消失。

靜態展覽與動態導覽 親身體驗城市的文化

你了解自己的家鄉嗎?說得出來有哪些店家、廟宇活動、居民的特色,或是有什麼特別的產業嗎?現在有許多團隊透過徒步導覽或靜態展覽,結合歷史、在地的傳統產業和創新發展,讓參加者更瞭解地方的文化特色。光是大台北地區就有許多團隊分布於大稻埕、萬華、中永和、北投、新店等地,更不用說全台各縣市都有各式各樣的團隊,努力把自己的家鄉發揚光大。

各地縣市政府也推出自己的出版品,從食、衣、住、行、育、樂的面向介紹地方,並定期發行讓民眾索取刊物,例如:《台北畫刊》、《桃園誌》、《新竹生活》、《漾台中》、《AMAZING PINGTUNG》等,都是由各地縣市政府發行的文宣品。你可能會從中發現從來不知道的特殊產業,或是發掘這些傳統技藝其實非常具有在地特色,不妨透過這些管道,找尋專屬於自己的家鄉文化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