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小資理財術,用小錢買ETF存到第一桶金

ETF已經在台灣金融市場出現一陣子了,有許多20歲的年輕族群也開始投入ETF理財的行列,不過「ETF」到底是什麼?如何開始投資呢?
By 加分誌 2021/12/10 00:00:00

文/LISA   圖/Shuttterstock

在介紹ETF之前,要先介紹「基金」這個投資工具,基金是一種集合許多人的資金,並交由專業經理人操作、共同投資的工具,許多人一起承擔風險、分享利潤,你可以想像成有一個手氣特別好的同學一起向大家集資購買彩券,獲得的獎金大家一起平分。ETF也是基金的其中一種,中文稱其為「指數股票型基金」,由「Exchange Traded Fund」的首字縮寫而成。看到這裡或許你會想:既然是基金,怎麼又出現股票這個關鍵字?到底是股票還是基金?

從字面上來理解,「指數」是指投資標的,「股票型」是指這個工具像股票可以在市場上掛牌交易,「基金」是指這款投資工具的形式。前文提到基金是由專業經理人管理操作,由他找出能夠獲取更大利潤的對象,所以有人可能去買債券、有人去買股票、買房地產等,而ETF所投資的對象則是股票市場上的某個特定指數。

比股票更穩健 比基金更有獲利

在大眾的印象中,投資股票的獲利高、風險高,而基金的風險低但獲利較低,ETF便結合這兩者的特性。如果要買股票,當然要選擇會賺錢的大公司,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再怎麼有錢,也不可能一次擁有全台50間最大公司的股票吧?不過ETF追隨的「指數」,可以想像成你一次購買了台灣最大的50家企業、100家最大的科技公司的股票,甚至是投資全球最強的500家公司。假設你購買了「S&P500」的ETF,便是以全球最強的500家企業為投資標的,像是你一次買到Facebook、Google、Amazon等大企業的股票,這些大公司通常不會有財務危機、獲利穩健,因此你也相信這能夠幫你賺到更多錢。

小錢的定期定額投資 慢慢來最快

股神巴菲特曾說:「指數型基金最適合大部分想投資的人,當你不知道要怎麼選股,就買指數型基金吧。」現在ETF或其他基金都可以用3000元、1000元,有些甚至500元就有機會投資,對20多歲的小資族群來說,不需擔心要一次投入很多錢,因此即使虧損也不會影響太大。但ETF該怎麼投資比較好?買了之後又應該持續投資多久才好呢?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以ETF做過相當知名的「十年之賭」,他與華爾街的專業經理人打賭,他認為沒有任何避險基金組合可以贏過ETF,最終ETF的年化報酬率的確也比專業經理人選出的基金組合更高。被問到為什麼能用這麼簡單的方法獲利,巴菲特回答:「因為很少人願意慢慢變有錢,多數人都只想要快速獲利。」有些投資工具看起來是高獲利,但時間拉長來看,ETF的平均獲利更高,因此ETF適合有耐心的投資。

多種多樣的ETF產品 投入前先作功課

ETF的核心概念是幫助你「分散風險」,不只從投資對象上分散,更將時間拉長平均分擔損益,因此適合你定期、定額且長期投資。目前台灣知名的ETF有「元大台灣50(0050)」,追蹤的是臺灣前50大企業的指數,如果想挑戰美股市場,可以挑選追蹤S&P 500指數(又稱標準普爾500指數,是追隨美國500家上市公司)的ETF。事實上,ETF也有分為許多種類型,如指數型ETF、反向型ETF、槓桿行ETF、期貨型ETF等,每一個種類的運作模式又有些許不同,風險也不大一樣,但指數型的ETF是最推薦投資新手入門的工具。如果想擁有一個稍微不錯的投資管道,但又不想花太多時間在關注股票市場的變化,不妨對ETF做一些功課,理解其投資風險、評估自己的投資態度,相信你也能在20多歲就賺到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