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格 圖/楊同學、Shutterstock 提供
110 高考人事行政探花
110 普考人事行政
雙料金榜 楊○宏
從小就喜歡研究古代、現代文官制度的他,在朋友鼓勵之下,決定給自己兩年時間,報考人事行政類科。沒想到, 他僅花一年多就考上,不僅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也有了穩定的收入可以替家人分憂解勞。
上課專心聽,下課不用聽錄音
對於人事行政雖然有興趣,但沒有學科基礎的他,從下定決心報考國考時,就選擇報名補習班課程。「跟著補習班上課可以讓我快速學習各個科目。」不僅如此,他很自豪的表示自己每一科都有上,「上課就是一次學習,所以我沒有跳過任何共同科目。」
從基礎課程到正式課程、複習班、總複習班,楊同學上課非常認真做筆記,但他不像其他同學,當老師一開始講課就按下錄音筆。「我從國中就養成習慣,上課認真聽, 回家就可以不用花太多時間複習。加上我都會把重點抄到課本上,包含老師講的,以及我自己練習題目作錯的地方。 所以只要看筆記就足以讓我抓到考試重點。」
上榜秘密武器:Google 文件與手機 APP
許多考生準備考試期間相當嚴以律己,鮮少、甚至是不碰電腦與手機,就怕自己分心。楊同學則反其道而行, 「我希望把時間花在刀口上,所以如果利用 3C 產品可以節省時間,我覺得比較有幫助。所以我會利用 Google 文件整理筆記,這樣在電腦上及手機上都可以同步閱讀,等於我隨時隨地都可以打開筆記學習。」
除了利用 Google 文件做筆記,楊同學也會使用背誦字卡的 APP 如 Anki,每天抽背行政法、民法、刑法、考銓等 法條。同時也會使用樹狀圖軟體如 Xmind 幫助作筆記,以及利用番茄鐘 APP 記錄讀書時間。甚至楊同學還買了防水手機套,洗澡時把手機帶進去浴室,一邊洗澡一邊抽背法條。
一年就上榜的關鍵
從學科準備來看,楊同學認為每個人的讀書方法不盡相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比較重要,但他認為無論準備方法有何不同,當中還是有個共通性,就是練習考古題。
楊同學強調:「法科一定要自己練過,行政法、民法、 刑法我在考前三個月各練了約 100 題左右的考古題,近十年內的通通抓出來練習,採大綱式練習,寫出大小標後, 內容就把法條條號寫上去即可。其他科目因為偏背誦,所以我以背誦筆記為主。」
面對申論題,楊同學深怕自己準備方式不對、方向錯誤,在朋友建議下,他報名了補習班的特訓班,也因此奠定良好的答題策略與技巧。「特訓班會有老師幫忙批改申論題,重點是老師會根據最近實務判決猜題、出題,讓自己除了練習考古題之外,增加對各種題型的應對能力。」
想要上榜就不能有「白熊效應」
白熊效應指的是越努力不去想一件事,反而越難忘掉。 考試期間緊張是必然的,但如果不斷想著「不要緊張」, 恐怕會有反效果。因此,楊同學採取的作法是「轉移注意力」、「正向思考」。「我如果緊張或是不安的時候,就會想像考上後的美好生活,也會規畫自己考上後要做哪些事。或是乾脆先不要讀書,去做一些讓自己放鬆的事情,像是看 YouTube 影片。」楊同學解釋。
而在準備考試期間,往往也會遇到熱心關切的親朋好友,楊同學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他選擇三緘其口,要求 家人暫時不要向外透露他準備考試的事情,避免因過多的關注而增加壓力。偶爾被問到準備考試的狀況,楊同學說 他一律回答:「我這次就會上榜」或是「我一定會考上!」 這類正向的回答,同時也是給自己正能量,增加信心。
相信自己一定會考上,這是楊同學上榜最大的秘密武 器,他笑著說:「如果不相信自己,如何讓別人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