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ERIN 圖/ photoAC、Pexels 提供
理清思緒 杜絕壓力來源
應考的壓力來源可以分為幾種,如自我理想過高、父母期望、同儕競爭心態等,可參考以下的方式減輕備考壓力:
1.自我理想過高:對於自己的要求過高,像是「一定要在前 5 名」、「一次就要考上 」等心態容易提升焦慮,建議放寬標準,以自身舒適的方法進行調整。
2.父母期望:在考前如果父母給予過多的期望,建議與家人懇談,交流雙方的想法,不要讓家人過度干涉考生的進度,給予空間才是最好的關心。
3.同儕競爭心態:同儕之間可以多交換唸書方法、筆記交流或一起讀書,避開競爭心的追打,集中精神在自己身上,由敵意轉化為一同作戰的戰友。
經營身體 注意警訊
如果過於專注於唸書,無形間被壓力包覆,因而身體出現一些狀況,你可能焦慮症上身,學習成為擁有「病識感」的人,在問題發生的當下懂得處理,你要注意的症狀如下:
1.生理症狀:噁心、嘔吐、換氣過度、心悸、拉肚子、 便祕、血壓不穩、心律不整、莫名的疲倦感與暈眩等。
2.心理症狀:過度焦慮、逃避、無法專心、甚至感到自己處於瀕死狀態。
假使自己或家人朋友出現了以上症狀,可以先從生活上的減壓開始,如培養運動習慣、與親友聊天、安排幾天假期外出等,萬一無法達到效果,則需要醫療協助,早日掃除陰霾才是正面解決問題的方法。
自我暗示 信心喊話
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從對自己說話開始。漫長的苦讀容易因此失去積極、正向的能量,可以利用暗示的方式,對自己說「今天是很好的一天」、「我規劃的進度很順利」 等正向能量鼓勵自己,就算有不如預期的事件也別驚慌, 先問自己「現在我能做什麼?」同時告訴自己「沒問題,進度可以再補上」,將事情導向「如何解決」而非「不好的事情發生」,減低壓力與負能量的累積。
未知的漫漫長路 永不停止的挑戰
無論是面對國考的漫漫長路,或者生活中令人沮喪的事件,我們都得學會相信自己、給予信心,隨時應對生活中的變化,消化負面情緒帶來的生理不適,面對恐懼與未知, 不論是否考上,學會如何克服難關都是人生必經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