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格 圖/ envato elements 提供
打開電視,社會新聞一則接著一則播報,無論是什麼樣的罪刑,有罪或是無罪,這些新聞都與刑法離不開關係。 教授刑法多年的墨笛老師,開宗明義地說: 「生活隨處都是刑法,加上國考經常從生活中的事件當作例子,使得同學覺得刑法是一門相對好學習的科目。 然而,我經常會在第一堂課提醒同學。
刑法是一門『易學難精』的科目,它很講求邏輯概念,同時要把刑法的各種理論學得非常透徹,才有辦法正確地回答。」
例子記起來,考試就會寫
墨笛老師推崇一本書主義,他表示刑法流派多元,每 一個派系的學說理論都有所差異。如果同時間閱讀許多不同派系的教科書,恐導致學習混亂、難以掌握核心觀念。因此建議,不妨挑一本書唸熟,再配合其他教科書補充。
而在讀書的過程中,一定會碰到每一個理論都有許多例子輔助說明。墨笛老師強調:「只要是涉及理論的例子都要看,最好是整個背下來。舉例來說,累積因果關係,經常會使用毒藥的例子。建議同學不妨將該例子整個記起來,當日後寫考古題也好,或是實際上考場,就算考題換個說法,你還是可以立刻將該例子牽涉的理論與題目要問的問題連結。這也可以解決我經常觀察到學生的問題-- 不知道考題要考什麼。」
背法條是考前兩個月的任務
墨笛老師發現,許多同學準備刑法這一科,會很急著把法條背起來。但老師持不同的看法:「我以前大學也是這樣做,拚命背法條。但刑法有三百多條,等到全部背完,我發現前面背的也忘得差不多了。」
因此老師建議,同學不妨在剛開始接觸刑法的時候,先認真「看法條」,不用特別強迫自己背起來。每一個條文都看個十幾遍,等到考前兩個月左右,再來努力背法條。老師解釋:「人的短期記憶是很有限的,與其一開始準備時狂背,不如接近考試再背,這樣到考試的時候也還不會忘記。」
此外老師也分享一個記憶法條的小撇步:「平常做題目,或是遇到老師講課強調很重要的法條時,可以在法典內該法條前面做記號。日後只要碰到該法條一次,就做一次記號。等到考前,你會知道哪些法條特別重要,務必背起來。另外,我也要跟同學強調,背實務見解,可用一兩句話,整理實務見解核心內容,並將它與相關學說整理在一起,這樣不僅可以更快地記住實務見解重點,也方便日後複習。」
近年刑法出題趨勢
就老師觀察,近年刑法在國考中的出題趨勢算是很平均的,同學不要偏頗某一單元比較多時間,應該平均分配時間準備刑法。當然,也不要認為哪些內容比較不會出題,而忽略了準備。例如:以前同學準備刑法分則時,會比較著重在個人法益,而比較忽略社會法益、國家法益。然而,近幾年我們已經看到頻繁出題社會法益、國家法益的現象,務必抓住這種隱藏考點。
申論題高分技巧:節省審題時間
墨笛老師強調,刑法的申論題大抵上都是採用三階段 論述方法:構成要件、違法性檢驗、罪責檢驗。他相信對於有法律概念的同學都能明白這種論述方法,也因為是基本功,老師就不贅述了。
老師更要說明的是:審題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審題很重要,可是審題該花多少時間?以高考來說,一題申論題平均只有 30 分鐘可以作答,建議同學花 5 分鐘審題, 且至少預留 20 分鐘填寫答案。同時也要記得,不要想說很會寫的題目就一直寫,寫到超過平均每題作答時間。這樣會導致其他題的作答時間被壓縮,甚至可能因此寫不完、 無法寫得完整,而導致分數較低。」
另外,老師也強調,千萬要避免寫錯法條或寫錯字, 這都會被斟酌扣分。另外題號最好標清楚,尤其是沒有依序回答的同學,如果沒有標明題號,閱卷老師可能會以為同學答非所問,而給予較低分數。
準備刑法,要有良好的邏輯觀念,老師最後建議同學,平常讀書的時候,就應該要熟知相關理論應該運用於三階段論述的哪一階段,更要知道理論是要處理什麼問題、如 何操作。養成這樣的好習慣,相信申論題一定難不倒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