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RIN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 將美感導入校舍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4.0」由台灣設計研究院主辦,計劃旨在協助全國國小、國中及高中職學校與專業設計團隊合作,將設計導入校園,藉由改造舊設施讓學生從環境中培育美感,落實美學教育的宗旨。台灣研究院匯集了3.0及4.0的改造案例,於松山文創園區進行「OPEN SCHOOL走進‧學美」的展出,帶著人們看見教育與美感結合的可能性,體現不同觀點碰撞出的美感。


嘉義縣新港國中x禾重建築-食育教室
在新港國中的家政課中,可以看見學生使用傳統卡式爐,將平時上課的桌椅併桌,讓學生們在沒有適當設備下克難的煮食,這樣的方式既不安全,也影響到了其他班級。禾重建築將原本的人事室與福利社空間改造為三個區域:「認識食材區」、「料理烹飪區」、「餐桌分享區」,顏色採用明亮色系畫分,打造出新穎又安全的家政教室,讓學生能安心的學習。


新北市中平國中x鴻馬+Mico Studio-未來實驗室
原本的理化教室設備老舊,且與20位自然科系(生物、理化、地球科學)的老師共同使用,需要收納的器材與設備種類繁鎖,鴻馬+Mico Studio首先重新梳理了教學需求,將教室以銀、灰、白三色打造主題「未來實驗室」,以ICON將工具與藥劑分門別類,製造出清晰又簡易的安全收納空間。

_斜角(面前門)169.jpg)
台東縣池上國中x野之建築-樂之音
原有的音樂教室設置了固定的階梯式座位,因此很難活用空間,樂器也難以收納,野之建築將階梯與座位拆解,再以太陽的意象選用明黃色系與天花板照明,增設收納空間與座位,讓學生與老師隨時因應課程調整空間。


新竹市陽光國小x偶然設計-今天我想搬塊大積木
挑高中庭空間原為陽光國小的學習、休閒與互動的平台,主要功能為表演、親師互動與主題討論的位置,因為原有物件大多無法移動,影響了視線及動線上的安排,為此偶然設計特別設計了如積木般的活動家具,讓空間使用更加彈性,劃去不必要的雜色,單純的白與淺木色讓視覺上更加開闊,成為實用與美觀兼具的空間。

學校生活影響了我們的未來,在「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4.0」中,帶給全國校舍一個相當良好的改建示範,讓莘莘學子們能在安全又美觀的環境中學習、成長,台灣設計研究院在松山文創園區展出計畫中的成果,讓大家能一起觀賞設計師為校舍帶來的精美改造。
展覽期間:即日起~2023.06.18(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9:30~17:30(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台灣設計館01&02展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