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主管還傳Line 「加班費」該怎麼算?

你是否在假日收過工作訊息呢?主管總是無視上下班時間不停的發過來,想好好休息,等上班時間處理,結果換來權威式的質問「為什麼沒有讀訊息?」,連假日也不得安寧。
By 加分誌 2023/05/10 00:00:00
文/ERIN  圖/Shutterstock


上下班的狀態切換

工作訊息無形中會給予人壓力,若是在下班時間收到,可能臨時要馬上安頓好許多事,原本想清閒一下的假日,馬上變得緊張起來,甚至是消耗假日拜訪客戶、處理公務,想申請加班費,主管卻說「這本來就是你的責任」,難道勞工接到通訊軟體交辦任務就不算工作嗎?



重點為訊息主旨

通訊軟體帶給我們便利的生活,用於職場則成為交辦工作的灰色地帶,今天如果主管只是用通訊軟體閒聊、鼓勵等,非勞務性質的訊息則不算是加班。但如果這則訊息與工作相關,如連繫客戶、查找資料、製作報表、企劃等等,可以記錄訊息的起迄時間、完成文件的交付記錄,補登記加班時數。



勞動基準法怎麼說?

《勞動基準法》第24條規定,雇主延長勞工工作時間者,其延長工作時間之工資,需要按標準比例加給。另外,勞動部制訂的「勞工在事業場所外工作時間指導原則」中也提到「勞工正常工作時間結束後,雇主以通訊軟體、電話或其他方式使勞工工作,勞工可自行記錄工作之起迄時間,並輔以對話、通訊紀錄或完成文件交付紀錄等送交雇主,雇主應即補登工作時間紀錄。」



葡萄牙先行一步

依據《CNN》於2021年的報導,葡萄牙通過一項新法規,基於尊重員工隱私,禁制雇主在下班後連絡員工,違規者將被處以罰款,但所有在外工作的人都知道,為了生計,我們很難完全不接收到這些騷擾訊息。



冷淡回應訊息 關掉訊息音

若是下班後不想收到主管的訊息,建議可以減少簡訊回覆的字數或只用表情符號,保持禮貌、不帶情緒,讓對方感受到「下班時間」的反差,默默地減少訊息量。也可以將公事的訊息提示音關閉,將上下班時間分隔開來,降低自己因為訊息感到焦慮的情緒。



支持生活的金錢來源固然重要,但工作畢竟不能取代生活,若是隨時壟罩在工作的緊張情緒下,很容易造成身心不平衡,反而適得其反。有責任心是好事,但公私分明才能在工作崗位上走得長遠,且得到好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