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RIN 圖/Shutterstock 聊天就好 為什麼需要收錢? 心理諮商的進行過程乍看與一般朋友談心沒分別,事實上心理諮商師需要通過專業的訓練,像是「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需要擁有臨床或相關心理研究所的課程訓練。這些專業心理師可以藉由溝通幫助患者梳理問題,從原生家庭、行為模式、人際互動去剖析患者,給予最專業的建議與引導。 我需要諮商嗎? 若是心理狀態已經開始影響到生理與正常生活,就算是沒有原因的狀態,如失眠、食慾不振、心情低落等,就可以尋求專業協助;或者想要進行自我探索、了解自己,也可以尋求心理諮商師的建議。 心理生病可能會有的生理狀態 若是有一些找不出原因的身體不適,也許是你不自覺間心理疾病已悄悄找上門,如失眠、發抖、心悸、疲憊、過度換氣、呼吸困難等,這些生理症狀時常伴隨著心理的不健康,如果已經嚴重到影響工作與生活,建議可以尋求心理資源協助來解決問題。 進行心理諮商前的準備 在進行心理諮商前,首先需要相信對方的專業,受過訓練的心理師可以協助你聚焦在問題上,用客觀的角度看待患者的煩惱;若是不希望心事曝光,可以簽署諮商同意書多一層保障;在正式開始前,也可以與心理師討論諮商的期許,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會更順利。 需要花費多少錢? 心理諮商可以分為政府補助與自費治療,部分醫院或心理衛生中心有心理師的駐點諮商,提供民眾掛號費+ 200元不等的諮商費,總額會落在450~600元,每次時間約30分鐘左右,依各機關為準;自費治療的費用一般落在1200~5000元,再加上醫院掛號費用,時間約1小時不等,分別為諮商師單一或不同領域的資歷累積,及問題的困難程度來區別。 維持健康的身心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很長,我們難免會遇到不可預測的意外,在挫折與災難過後,維持生理上的平安健康之外,心理上如何消化也是一大課題,因此有心理諮商師來協助我們處理情緒、找到問題根源,將自己處理情緒的方法,導向更健康的方向,未來人生中能更加堅強的面對不可預測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