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獨處就開始滑手機?如何克服人際關係障礙

與人交際令人緊張,出席一些不得不去的場合,總是感覺格格不入,現場每個人看起來輕鬆自如,自己連面對稱讚都不知道怎麼回覆對方,這時只想回家躺在沙發上追劇,做個稱職的沙發馬鈴薯。
By 加分誌 2023/05/26 00:00:00

文/ERIN  圖/Shutterstock

放下手機 與人面對面
  
在認識新朋友時,總會有一些焦慮與不自在,手機就容易變成一個隨身避難所,可以隨時逃避社交造成的尷尬、空氣中的不自在,逃避交際的行為可能成為一個惡性循環,以下提供一些建議協助你克服社交恐懼,跨出令人不安的第一步。



外在條件的準備
  
開始談話前可以從外在準備起,維持乾淨整潔的儀容,注意臉上的油光與汗水,檢查有沒有口臭,讓自己更有自信的面對人。對談中保持微笑與誠懇的態度,釋放出友善的訊息,讓彼此能更沒有壓力的相處。



試圖理解別人
  
與人溝通不是只要說話就好,滔滔不絕的自說自話反而令人生厭,在開啟對話之後,用心去傾聽,嘗試理解別人的想法,讓彼此有多一點機會互相了解,在互動之中給予回饋。



用更輕鬆的態度面對言語
  
有時候自身情緒的認知會影響判斷,比如自己對於他人的話語太過在意,總是想著「他這樣說是不是在諷刺我?」、「這個稱讚是真心的嗎?」在心中揣測,但也許對方只是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社交用語,或者無心的「幹話」,自己卻對這些言語患得患失,過於在意,進而影響了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的表現。



檢視自己的情緒
  
人都會有情緒,這些情緒會影響我們對人的看法,比如在悲傷的時候遇到人關心,會比較容易接受,也會對對方留下好印象;在焦躁的狀態遇見他人的關心,反而覺得對方多管閒事,變得不想跟對方來往。在與他人交際的時候,如果能花多一時間觀察,多一點同理心給對方,也可以讓彼此的關係往更好的方向發展,減少誤會的誕生。



學習接納別人
  
所有的人際交往都是互相的關係,並非是單方的責任或問題。大家皆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有著不一樣的經歷,所以同理心非常重要,在相處中我們需要反覆思考自己是否足夠接納他人,不會因為小事以偏概全,如果能做到以上所提,相信可以用健康的態度與他人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