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流行文化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

相信許多朋友對《六人行》與《慾望城市》這些風靡全球的影集不陌生,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主要角色幾乎沒有亞裔!尤其當場景位於紐約大都會區時,更不合常理且不切實際,隨著時代改變,流行的變化讓人更加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
By 加分誌 2023/08/09 00:00:00

文/洪佳如
圖/pexels


近年來像是真人版電影《小美人魚》的選角引發許多多元文化的討論,《哈利波特──被詛咒的孩子》舞台劇演員選角,也曾有過相似討論,有網友對黑人演員詮釋妙麗發出不滿,認為妙麗應該是白人,而不是黑人。

遵循原文設定vs.尊重多元詮釋

為此作者羅琳在推特上大力支持該名演員!她寫道「褐色的眼眸,一頭蓬鬆毛燥的頭髮,非常聰明。從來沒有設定是白皮膚,羅琳喜歡黑人妙麗!」但是細心的讀者隨即找出哈利波特原文,可以看出在人物設定上,作者已給予讀者對妙麗相當鮮明的印象,尤其在哈利波特第三集《阿茲卡班的逃犯》裡面有這麼一段敘述「他們就在那兒,兩人一起坐在伏林‧伏德秋冰淇淋店外的露天座位上,榮恩的雀斑看起來多得嚇人,而妙麗的皮膚曬成了褐色,他們兩人朝他用力揮手。」(p.79)從小說的角色設定,讀者對故事人物已有既定想像,如何在文本中保持多元文化的敏感度,讓好的核心本質被看見,或許正考驗著影視團隊的編劇能力,以及觀眾們一顆開放的心。



職場上多元文化的不平等

除了上述流行文化之外,最能明顯感受到多元文化的就是工作領域!Alex Tizon是一名普立茲獎得主,擁有逾二十年專業記者經驗,他寫成了一本《亞洲男人的美國生存紀事:自我追尋與美國亞裔文化觀察》裡頭提到「美國企業中有所謂的『竹子天花板』,亞裔員工在公司內的升遷只會到某個階層就停止。

常春藤盟校一向被視為『培育國家領導人』的搖籃,這些學校的畢業生高達20% 是亞裔人士。那麼這一大堆亞裔領導人在哪裡?(申請進入哈佛有時需接受校友面試,其中一個評估標準就是領導能力。直到幾十年前這項能力在表格上仍以「男子氣概」標示。)亞裔人口占美國5%,但在企業董事會中只占1%、大學校長佔2%,高層主管則僅僅0.3%。矽谷工程師有三分之一是亞裔,但他們在董事會中只占為6%。」作者Alex Tizon幽微的寫出職場中隱而未宣的事情,以實際的觀察給予平等的多元文化最有力的一擊。



好故事或許是帖良方!
如何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避免落入與跳脫刻板形象,最好的方法,或許說好一個故事能解套!誠如電影《蜘蛛人:新宇宙》所言,「面具後面可以是任何人。」漫威之父Stan Lee曾說過,蜘蛛人的服裝設計最棒的地方,在於每個孩子都能想像自己就是電影中的角色化身,超級英雄可以是任何人!說好一個打動人心的故事,相信文化底蘊有助於成為豐厚的支持,焦點自然會聚焦在故事本身而非種族、多元文化爭議上,讓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被看見。


精選文章 What’s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