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能力不佳會影響我接觸國際新知嗎?

想汲取國際新知,又怕自己外語能力欠佳;擔心自己沒有國際觀,又對學習語言感到恐懼,總是進退兩難,不知該何去何從嗎?不妨先從中文媒體開始,慢慢培養文化敏感度,進而接收外語的第一手資訊,循序漸進,認識自我及世界,讓語言成為自己的一臂之力而非一道高牆!
By 加分誌 2023/08/22 00:00:00
文/洪佳如 圖/pexels

想提升國際觀、接觸國際新知,但是外語能力不好怎麼辦?先別擔心!有很多中文媒體致力將國際時事帶給中文族群;使用Google網頁翻譯功能也能快速的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懷抱願意主動蒐尋相關資訊,將眼光投向國際、保持關心的態度!國際觀是對世界有基本的認識,用更宏觀的角度看待自己所處的環境,探究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學好外語和國際觀雖然沒有直接關聯,但語言能力佳更能接收外媒第一手資訊,不會輕易被中譯媒體的意識形態所左右。。



語言是有機體,靈活運用更重要

再來要明白,語言是有機體,會隨時間與流行不斷更新,有些字詞甚至會在時代洪流中被淘汰,有時重點不是懂不懂單字原意,而是能否靈活掌握與理解語言,聽懂比死記、硬背重要,對生活與文化的理解都有助於學習語言,因此最重要的是保持文化的敏銳度,打開雷達認識周遭及世界,讓經驗幫助自己累積語言以及表達能力。



向世界說好故事,輸出和輸入一樣重要

除了將目光投向外界,更要隨時向內自省認識自己。不只要有獲取國際新知的能力,也要有推廣自身文化給外界的觀念,畢竟臺灣也是國際版圖的其中一塊拼圖,如果不能將自己腳下土地發生的故事好好訴說傳遞出去的話是相當可惜的一件事,因此除了努力接觸新知之餘,還要學習用語言(母語與外語)說出自己的故事,除了要「輸入」之外,如何「輸出」也是值得重視的一件事!

語言是一道橋,上路才是關鍵

綜合以上觀點可以知道,全球化的世代,接觸國際新知與外語能力好壞沒有全然的關聯性,所以外語能力不好不要氣餒!不過如果願意投資自己,每天花時間學習外語,琢磨聽、說、讀、寫能力,相信努力的心血不會白費,語言除了打開自己的視野外,也關乎職場升遷,語言就像一座橋樑,想要通往哪裡,完全可由自己決定,但唯有勇敢踏上旅程,敞開心胸,才能好好的欣賞沿途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