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肆虐!如何將病媒蚊趕出生活

從小在臺灣成長的朋友對「登革熱」一定不陌生,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由於症狀與感冒部份雷同,像是發燒、頭痛、肌肉關節痛、嗜睡等等,因此許多朋友可能曾經得過卻渾然不知!2023年臺南本土登革熱病例高達近900例,不容輕忽!一起來看看如何預防登革熱,將病媒蚊趕出生活。
By 加分誌 2023/08/14 00:00:00

文/洪佳如
圖/pixabay、登革熱地圖


在臺灣,每年夏天與初秋時期是登革熱高峰期,這段期間颱風剛過境,受到降雨影響容易積水,使病媒蚊孳生。登革熱的傳播途徑為「蚊子叮咬」,雖然也有孕婦懷孕時感染登革熱,但垂直感染給胎兒的病例非常稀少。主要傳播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兩種腳上有白斑的蚊種,被帶有病毒的蚊子叮咬後,就有可能發病。



室內外清潔一樣重要!

登革熱被視為一種「社區病」與「環境病」,環境整潔與否和登革熱息息相關,該如何防治登革熱,首先清除病媒蚊孳生源是最根本也最重要的方法!謹記「巡、倒、清、刷」四口訣,保持居家環境整潔:

一、「巡」─經常巡檢,檢查居家可能積水的容器,如廢輪胎、花盆、水槽。
二、「倒」─倒掉積水,不要的器物,要勇於斷捨離丟棄或回收。
三、「清」─減少容器,平時使用的器具應該隨手清潔與收納。
四、「刷」─去除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

杜絕來路不明藥劑,使用衛福部、環保署核可最安心

為什麼除了戶外,也特別強調室內的清潔呢?這是由於埃及斑蚊喜歡待在室內,即使不出門也有機會被叮咬,所以平時要裝好紗窗、紗門,室內積水容器也要勤加檢查不可輕忽;外出時做好防蚊措施,可以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既防曬也防蚊,也能使用衛福部、環保署核可之防蚊藥劑。出國前往蚊傳疾病流行的國家或地區 如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及若干中南美洲等國家,也要特別注意避免蚊蟲叮咬。

重複感染、長輩、慢性病患者要注意!

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肝臟腫大、持續嘔吐等登革熱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進行登革熱NS1篩檢,主動告知旅遊或活動史,以利及時通報與治療。由於目前登革熱疫苗尚未在台灣核准上市,也沒有特效藥,只能夠緩解不適感,請受感染的民眾多休息、喝水,遵照醫師囑咐服用退燒藥,大約兩週可自行痊癒。雖然大多數患友屬於輕症,但若重複感染與60歲以上高齡長輩、患有慢性病、免疫功能欠佳的民眾,致死率則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不可不慎!


要即時知道登革熱訊息,可參考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製作的登革熱地圖,每小時會即時更新內容,依照發病日7天以內、8~14天、15~30天分別以紅色、橘色與黃色標示地標。同時提醒民眾,若住家附近出現實體的「紅色警戒旗」,意味著住家附近有登革熱病媒蚊的蹤跡,可能會進行化學防治噴灑藥劑,請民眾多加留意居家環境清潔,一起為彼此的健康盡一分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