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佳如
圖/pexels
每日堅持長時間慢火熬煮,嚴選豬大骨、雞骨等新鮮食材,才能造就濃郁的湯頭,加上麵條十足彈勁的口感,以及溏心蛋、叉燒肉等,傳承日本拉麵飲食文化的精髓,台灣的餐廳業者再依照台式風味、在地食材加以改良,使得拉麵擄獲越來越多台灣人的好胃口!

日本獨特的「立食」文化
在日本,拉麵是屬於可以迅速完食的餐點選擇,在高架橋下或車站裡都可以見到拉麵店的蹤跡,讓飢腸轆轆,匆匆趕著下班的上班族可以迅速飽食一頓,這就是日本的「立食」文化!而在台灣,吃拉麵就像一般餐敘一樣,可以跟三五好友坐下來好好聊聊天,飲食習慣的差異,也會讓氛圍感產生不同。

你習慣吃「拉麵飯」嗎?
除了空間感的相異外,兩地的湯頭風味不太一樣,日式拉麵偏鹹,如果點到「鹽味」拉麵,台灣旅人可能會吃不習慣,此外,日式拉麵往往還會配一碗白飯或餃子。甚至還產生了「拉麵飯」的專有名詞呢!反而讓台灣人覺得更加新奇。
拉麵會受到世界各國人們的青睞,和它背後豐富的飲食文化相關,日式拉麵通常會有多樣選擇,像是湯頭、麵條、辣度,都能夠依照自己的喜好進行客製化的調整,還能佐以豐富的小菜,讓吃拉麵這件事,可以擁有許多排列組合,更加多樣化,所以在台灣,拉麵店遍地開花真的不是沒有道理!趕緊打開美食地圖,出發探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