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抱怨,是境遇太差或沒勇氣改變?

你是否覺得老天爺不公平?是不是很多事情總是不盡人意,找了朋友吐完苦水得到建議,卻愛拿理由推託反駁,你不是境遇差,你只是沒有勇氣改變,面對不如意該用什麼心態,本專題教你如何掌握自己人生,拿出勇氣改變現狀。
By 高浩容 2019/02/14 00:00:00

 

你曾遇到過嗎?

阿哲感覺最近諸事不順,早上起床,宿舍室友就刻意避開他。
白天上課的時候,前陣子越來越有話聊的學妹,都和其他人玩在一起。
下課後去圖書館做報告,資料一堆,寫出來的內容沒幾個字。
心煩意亂,阿哲把東西收一收,到另外一間學校找多年死黨解悶。
面對死黨,阿哲說個沒完,尤其對於今天從早到晚被大家冷眼,特別不能諒解。
死黨聽完,拿出一面鏡子給阿哲。
阿哲從鏡子裡頭看見自己的臉,緊皺的眉頭,下垂的嘴角,一 臉生人勿近的樣子。加上開口就是對生活不順心的抱怨,難怪大家都避開他。



 

沒有人有義務聽你抱怨

抱怨是一種情緒的反應,就像核能發電,是一連串化學效應的結果。抱怨往往只是情緒不受控制的果,而不是原因。但抱怨並不是壞事,因為抱怨是情緒疏導的 一種方式。而且往往人們更習慣和熟悉的人抱怨,對不熟悉的人保持沉默。

通過伴侶的抱怨,我們才知道他白天工作上的困難; 通過親人之間的抱怨,我們才知道家裡出了什麼狀況。 更多時候,我們自己是需要找人抱怨,抒發一下情緒。
 

愛抱怨的人,為什麼會被人疏遠呢?

抱怨夾雜太多情緒
很多時候,抱怨者是在發洩情緒,而不是理性求教。
這會讓傾聽者使不上力,尤其傾聽者已經看見問題的癥結, 告知對方,但面對抱怨者並沒有要改善問題的意思,這會讓 想幫忙的傾聽者沮喪。

一而再、再而三的抱怨
抱怨的內容,可能來自一個長期無法處理的問題。
比如明明知道男朋友花心,卻一直分不了手的女 孩,可能每次跟閨蜜見面,抱怨的都是男朋友花心這一點。
重複的內容讓人厭煩,甚至後來引起某種條件反射,還沒等 抱怨者開口,其他人就以為她要抱怨,因此敬而遠之。

抱怨會讓抱怨者成為負能量的代名詞
敘事治療大師 Micahel White 表示,我們要避免把「自己視 為問題本身」。比如有些人面對他人的指責,總是選擇把問 題歸咎到自己身上。


很多時候,面對問題的最好方式是就事論事。譬如 我們某一次考試考不好,原因很複雜,可能是這次我們沒準備好,可能是老師出題確實刁難,或是我們對這個科目沒興趣。進而,我們可以針對考好考試的目標,訂定一些策略,加以實踐。

但如果我們把原因歸咎為自己是個笨蛋,自己注定不可能考好,那麼我們就把自己當成問題的全部,於是我們就可能認為結果不可能改變,因為那可能要我們變成另外一個人。同樣地,抱怨者很容易把自己變成行走的負能量。 本來抱怨者抱怨的內容,是別人的不對(男友花心), 最後卻把自己變成問題製造機(一個開口就傳遞負能量的人)。
 

將喋喋不休的抱怨,轉化為新動力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法,改善遇到事情就抱怨的習慣:
 

1. 寫作
寫作可以是一種內省、且個人的表達方式。當我們宣洩完情緒,可以避免把抱怨的力量加諸在他人身上。

2. 聽自己抱怨
試著錄下自己抱怨的內容,然後放給自己聽,讓自己了解到底自己平常對外的形象是什麼。有時 我們其實無心當個愛抱怨的人,卻忽略了自己其實就是在抱怨。

3. 把「我在抱怨」這件事說出來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在抱怨,對他人承認自己在抱怨很重要。這可以讓別人知道我們的處境,同時也讓別人有機會在我們過度抱怨時,提醒我們。


遇到事情,就算再多的抱怨,也無法改變事情的本質,所以,在適度的宣洩不滿的情緒後,把之前抱怨的內容轉化為解決問題的方法,說不定,可以因此而找到另一種新的視野。
 


高浩容
台灣哲學諮商學會監事
著有《心靈馴獸師》、《煩惱心理學》 等二十多本著作
現居上海,專職諮詢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