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別、同性戀怎麼了?存在即合理

如果出生時的性別可以自行選擇,你會選擇哪一種?今年 7 月,以「黑寡婦」一角聞名的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ahansson)因為LGBT 團體的抗議,宣布辭演魯伯特桑德斯(Rupert Sanders)導演的新片《Rub & Tug》中的美國跨性別色情業大老丹提特斯吉爾(Dante ”Tex” Gill);性別的議題,一直是近年來國際熱門的話題,當你或身邊的人生理性別和心理性別不同時,要如何面對呢?
By 加分誌 2018/11/01 00:00:00

 

到底什麼是跨性別/同性戀?

2017 年 5 月,司法部宣布現行《民法》未保障婚姻平等權已屬違憲,要求兩年內完成相關法律之修正或制定,以保障同性婚姻的權利,成為亞洲首例。跨性別者(Transgender),一般是指那些不認為自己的性別與他們出生時基於生殖器官而被決定的性別表現為一致的人,像是靈魂裝錯了身體一樣,這些人與女同性戀(Lesbian)、男同性戀(Gay)、雙性戀(Bisexual) 的統稱, 就是「LGBT」。

這幾年關於跨性別的電影不少,例如 2016 年上映的電影《丹麥女孩》,描述 20 世紀初的丹麥跨性別者莉莉・艾爾伯(Lili Elbe),他本來是男主角,但一次變裝經驗喚醒了他體內的女性靈魂,並開始變裝為女性,最後成為史上第一個接受變性手術的人。

史嘉蕾原本要飾演的丹提特斯吉爾,是在 1970 年代的一名美國女性,卻在被男性壟斷的色情行業中,成功經營受黑幫保護的色情按摩店,並不斷拓展自己的非法帝國。她總是穿著西裝、梳著油頭,還有交往的女友,並要求身邊的人以男性的角度稱呼她,傳聞她最後也變性成為男人,而史嘉蕾被抗議的原因,是有人認為她並非 LGBT 族群,不應該來演這個跨性別人物。



▲同性伴侶穿著婚紗以行動爭取權利
 

不一樣又怎樣?跨性別者的認同與困境

跨性別者並不一定會進行變性手術,甚至跨性別者本身不把自己嚴格界定為任何一種性別,而是認為自己既不是完全的男性,也不是完全的女性,所以跨性別者(Transgender)和變性者(Transsexual)並不能完全等同;跨性別者也不一定只是異性戀或只是同志,因為性別認同和性傾向不同,性別認同是認為自己是男生或女生,也可能介於兩者之間,或是非現有框架的性別。

在台灣,跨性別者高旭寬曾經接受訪談指出,在生活當中看到的娘娘腔、男人婆、不男不女,台語說的半南洋仔、女人身,或是一般所稱的人妖,只要是跨越傳統以男女作為界限的表現,都叫做跨性別。現今各國的立法趨勢上,都是給予跨性別者自主決定自己性別的機會,即使如此,跨性別者在日常生活各方面至今仍受到嚴重歧視,如被當成精神病患或受到口頭侮辱,在職場上也常見不公平的待遇,比如生理外觀上是女性,但心理自我認同為男性,當性別欄位填寫為男性,很可能就沒有面試機會。
 


▲同志盛裝打扮讓大眾聽見他們的聲音
 

與跨性別者相處,就是自然坦誠

假如知道對方是跨性別者,只要開口問對方,一般跨性別者會直接讓其他人知道他們覺得比較舒服的稱呼,如果不小心使用了讓對方感到不舒服的稱呼,只要趕快道歉,並表達一定的善意,別當成天大的糟糕事情,反而造成彼此更多困擾。並盡可能不要觸及對方的隱私,例如談到變性者原本的名字或更改性別前的照片等;也要避免一些可能造成更大傷害的稱讚或建議,例如「你看起來就像個真正的女人」或「戴個假髮,生活可能容易些」。
 


▲《丹麥女孩》是一部討論跨性別的電影
 

若對方尚未公開自己的跨性別身分,或僅僅猜測對方可能是,盡可能要在私底下或公開場合透露這樣的訊息,一個自以為是的八卦,可能毀掉對方的工作、學校、朋友甚至人生。性別從來不是鐵板一塊,大多數的跨性別者很難從外表辨識,而對某些人來說,「你是男生,或是女生?」其實是個不容易回答,甚至是近乎冒犯的問題。覺得自己不了解跨性別族群,或是可能與對方相處上有些不適當的事情發生,不需要過於自責;人必須透過與他人相處的過程,才能學習互相了解,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多聽多看多尊重,就是一種正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