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一致, 你是沉默的多數嗎?

大學生活就是一個小型社會,除了求學外,還必須試著和不同類型的人相處,在團體生活中,你曾因為和同儕有不同的意見、想法,而備感壓力嗎?當意見產生分歧時,你會堅持己見、還是妥協呢?
By 高浩容 2018/10/01 06:00:00
 

你曾遇到過嗎?

思齊揹上書包,有點不甘願的走出家門。媽媽看他沒精神的樣子,追出去把兒子忘記帶上的便當塞給他。

「你看看你,忘東忘西的。嗯?你是不是哪裡不舒服?」

面對媽媽的關切,思齊連忙否認。好不容易搪塞過媽媽,思齊上學的步伐顯得沈重。到了班上,全班同學像是沒有思齊這位同學,原本自己在班上跟同學的互動熱切,可自從他把班長作弊的事情報告給老師後,思齊成了全班公敵、無恥的抓耙子。

送走孩子,思齊的媽媽出門買菜,在菜市場碰到一群三姑六婆,她們拉著思齊的媽媽,對菜市場賣魚的一位辣媽指指點點。

「我聽說每次有男生來買魚,她都會特別熱情。」

「呵呵,也不能怪她啦!聽說當了好幾年單親媽媽,應該很寂寞吧!」

「張媽媽,妳說呢?」

面對三姑六婆的目光,思齊媽媽儘管內心厭惡她們道人是非,卻還是擠出笑容,附和她們的話,以免被排擠。


一個人時,我是我自己;一群人時,我不是

人是社會性動物,我們每個人都是依靠對他人的依賴而生存下來。研究顯示,嬰兒已經懂得透過哭泣來吸引成人(主要是母親)的注意,好獲得生存的資源;不只是人,動物也是如此。英國生物學家 John Bradshaw 以貓為例,剛出生的貓會透過不斷喵喵叫,喚起母貓的關注,因為母貓提供幼崽成長需要的資源。

人類何嘗不是如此,心理學家 Alfred Adler,便認為人際之間不斷進行各種盤算、估量,好保有生存的優勢。當中包含兩個層面,四項特質:
 

行動面

1. 自立
2.'能與社會和諧生活

支持行動 的心理面

1. 我是有能力的
2.'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這便是群體壓力的來源之一, 我們渴望自立,但又希望在社會群體中,保持和諧生活的樣貌。但兩者有時會互斥,自立的某些作法,可能與群體中的他人產生矛盾。尤其當某些資源特別稀缺,引起群體的爭奪時,矛盾甚至會上升至公開的紛爭。所以生存本身就是一場博奕,代價是群體壓力,而最佳的狀態,就是我們既能保持自立,逐漸完善自身,同時我們又能在這過程中,找到與群體共融的生活方式。
 

認清壓力,做你自己!

群體壓力永遠存在,只是因為事件、環境和我們自身情況的不同,壓力有時大,有時小。壓力過大,導致我們身心失調,乃至崩潰,這樣的壓力自然需要疏導。但壓力也不是萬惡之源,適當的壓力,其實有助於我們更加專注,成為我們提升自己的助力。這裡牽涉到一種強大的力量,叫做「同理心」(empathy)。

校園裡發生霸淩事件,許多人看見了,真正挺身而出的人卻很少,關鍵就在於多數人僅僅只是同情,而不是共情。

「被打得好慘,幸好不是我……」 這種心態,無可厚非,人的天性就是保護自己。因此同情雖然不是錯,但空有同情,並無法使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因為周圍的人僅僅停留在照 顧自己的感受。所以當我們面對同儕帶來的壓力,當我們感覺自己好像在群體中格格不入,我們首先要回到我們自身,我們首先喚起對自己的同情, 照料自己的感受。並且不管他人是否接納我們,我們要能接納我們自己,然後反過來用同理的角度去關注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或者處境和我們相似的人。

當我們發揮同理心去關注身邊的人,我們會對自己產生力量。當我們忙著面對那些打擊我們的人,只會不斷損耗自身。同理心使我們建立一個 真正有連結的圈子,使我們得以正視自己的力量與價值。有時,給我們壓力的是不對的人,而不是我們做得不對。
 





高浩容

臺灣哲學諮商學會監事,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生、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博士生。歷任大學講師、顧問、編劇。著有《心靈馴獸師》、《煩惱心理學》等二十多本著作。現居上海,專職諮詢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