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外表沒自信想整型?先聽聽醫美醫師怎麼說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許多人在經濟及時間許可下,會適度做一些微整形,讓自己更有自信。但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醫美?該如何評估自己的狀況,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本期特別訪問整形外科醫師陳志軒,談談醫美,就讓我們看下去。
By 加分誌 2018/11/01 00:00:00


前幾天在捷運上,看到兩個外表亮麗的年輕女孩對著行駛中的列車車窗,拉著臉比東比西,依稀聽到她們談論著雙眼皮、墊鼻子,以及「微整形」話題,這不禁令人驚訝又疑惑:年輕人到底需不需要「醫美」?

近年來,台灣醫美的版圖已經越擴越大,客群年齡層也越擴越廣,上至 80 歲下至 18 歲,人人都因醫美讓人為之驚艷的效果,而趨之若鶩。因為不管是網路的口碑宣傳、電視藝人的現身說法,或是街頭 before/after 的廣告看板,都在告訴大家「you can look better,feel better」。

不同的年齡層,需要「整修」的項目當然也就不同。現任職禾馨診所整形外科的陳志軒醫師,以他自身的經驗,針對較年輕的族群,歸納出 3 個年齡層的需求:
 

年齡

項目

20 ~ 25

隆鼻、割雙眼皮、墊下巴、除痘

25 ~ 30

除斑、除眼袋、保養

30 以上

臉上的紋路


20~25歲,青春無敵

「通常 20 歲左右的年輕學生,因為沒有鬆弛的問題,會比較在意的多半是臉部的型塑,如鼻子、雙眼皮及臉型等問題。」陳醫師認為現在醫美的技術與過去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幾年前若提到隆鼻,那就是一個必須開刀的「整形手術」,但現在只要在對的地方,用玻尿酸的軟針、少女針或是其他的方法,就可以做到同樣的型塑效果,也就是所謂的「微整形」。
 

25~30歲,肌膚狀況開始走下坡

25 歲到 30 歲又是另一個不同的階段,是一個手頭上比較寬裕,要求更高一點的階段。陳醫師表示:「以雷射來說,會需要打一些保養型的雷射,像是淨膚雷射、彩衝光,或是皮秒雷射。」常常聽到廣告說「女人 25 歲就開始走下坡」,這個階段的女性會在意眼袋、黑眼圈,這些讓人看起來無神的問題,陳醫師說:「有時候需要看個人的狀況,打一些雷射、玻尿酸就可以改善,或是自體脂肪填補。」
 

30歲以上,臥蠶變眼袋

「這個階段,眼部周圍的需求就會開始比較多。」什麼是臥蠶?臥蠶其實是眼睛下的肌肉,年輕時的臥蠶,像一條乖乖的蠶寶寶,橫臥在下眼瞼邊緣,讓你雙眼似笑非笑好迷人;但隨著年紀增長,眼輪肌肉變的鬆弛,它會漸漸的散開,從緊緻的臥蠶變成無神的眼袋、泡泡眼。陳醫師建議:「這個時候可以打一些緊緻型的玻尿酸。」玻尿酸也有分等級,依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的等級,價差可以差到 3 倍以上。
 

微整形?危整形?一場緣分的開始

尋找與自己契合的醫師可以讓你 better than better,但碰到與你認知不同的醫師,可能會變成一場災難。「在(醫美診所)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此刻,我們都說,這一行是個非常講究緣分的行業。」陳醫師以客觀的角度看現在的醫美糾紛,除去少部分明顯因技術不足而失敗的案例,其餘多半都是源於醫生與顧客的溝通不足,對於「美」的定義不同所致。

「許多人最常就是拿著朋友、網紅的照片,指著某個部位說要像她/他一樣。」陳醫師說,有時候當事人可能覺得照片裡的就是「美」,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樣是否適合自己。「臉是有所謂的黃金比例,但是這就代表適合所有人嗎?我認為有待商榷。」他認為,醫師的經驗很重要,黃金比例用尺可以量得出來,但只有透過他們眼睛,才會知道什麼樣的改變最適合當事人,怎樣做可以讓你更好、更符合需求,而不是一個不適合你的巨大改造。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我現在都要很小心地再三確認,確認客人的需求,並且確切地告訴他們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所以所謂的有緣分,就是醫師與當事人都可以對「美」達到共識。

說了這麼多,最後陳醫師建議的還是一句老話:「多問多比,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多詢問,多比較,了解的更多,對於自身的需求會更加清楚,也更有保障。
 

什麼人不適合做醫美手術?有 2 種人

有時候動醫美手術,可以讓一個人更好,但是卻不是所有人都適用。陳醫師解釋,有兩種人不適合做醫美手術:

1. 蟹足腫體質
疤痕是人體創傷後修復過程中的必然產物,當受傷深度達到真皮層時,皮表便可能因此而形成疤痕。如果受傷後沒有好好照料疤痕,便可能因此導致疤痕增生。一旦疤痕增長至原本皮膚損害的邊緣,向外伸出呈現蟹脚狀,即是俗稱的「蟹足腫」。因此這種體質的人不適合做會產生外傷的手術。

2. 容易瘀青、凝血因子不夠的人
陳醫生以隆乳舉例,從切口沖水進去,流出來的是乾淨的水,裡面沒流什麼血,接著果凍矽膠放進去,這樣孿縮率就會低,而且沒有流血,就不容易感染,手術效果就會比較好;相反的,若凝血因子不夠,容易流血,就會攣縮,感染率上升。另外還有一種情況,這種體質的人,若在眼周注射玻尿酸、童顏針,很容易產生瘀青,並蓋住眼周,這也會妨礙醫師做下一步的判斷。

「做醫美其實不分年齡、性別,畢竟人不愛美,天誅地滅。」若在經濟、時間等條件許可下,只要不是過分的去改變、過度計較沒人看得到的紋路,讓自己看起來更好,陳志軒醫師說何樂而不為?「只要看到他們因為我做的事情而開心,對我來說,就足夠了。」最後,陳醫師建議 20 ~ 25 歲的年輕女性,這個時期是最漂亮的時候,無需做太多的改變,只要做適度的清潔保養與防曬,就可以展現年輕的美。



 

不斷求新求變的行業

醫美領域每日都在變化、在進步,一直到現在,陳醫師仍然不斷地自我精進,吸取國內、外的最新技術。「這個領域變化太快,我上個月做過的手術若放在這個月,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他認為,一個整形外科醫師最重要的就是一直學,與時俱進,才能在關鍵時刻下最好的判斷,為當事人帶來更美好的人生。
 



陳志軒

  • 專長:一般整形外科手術、內視鏡隆乳、乳房雕塑及重建、抽脂、形體雕塑、自體脂肪移植手術、疤痕修復及淡化、微整形注射及雷射治療

  •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 經歷:臺灣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總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及臨床教師、臺灣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及臨床教師、禾馨醫療母胎醫學中心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臺灣外科醫學會會員、臺灣整形外科醫學會會員、美國整形外科醫師學會會員、臺灣機器人手術醫學會會員、臺灣燒傷暨傷口照護學會會員重建學會會員、玻尿酸原廠認證醫師、肉毒桿菌素認證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