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知道! 2018 教職趨勢6大要點:教師缺額、錄取率、最新政令等趨勢一次看懂

在少子化的影響之下,教師缺額年年減少,以桃園市來說,2017 年甚至停辦國中新進教師甄試,等同讓想報考桃園市國中教師甄試的考生還得再等一年(前提是下一年有開缺),讓人忍不住哀嘆:「考老師,真的好難」。
By 加分誌 2018/02/01 10:00:00


雖然大環境對教師需求逐年下降,但實質上教師的需求還是存在,像是台中市 2017 年甄選 241 名國小及幼稚園教師,因缺考率高,錄取率也跟著提高,由此可看出,教師甄試變化大,特定需求一直都有,幼教老師的需求逐年上升,未來還將依據法令擴編,前景一片看好。

要點 1

少子化影響,開缺持續走低
對比民國 93 年有近 2 萬多個教師缺額,近年大約都只有 8 千多個而已,甚至,在 106 年度,全台僅有台北市、新北市兩市開辦國中新進教師甄試,儘管有釋出缺額,台北市也才招考 80 名,新北只有58 名,平均錄取率僅有2 點多%,可見少子化帶來的劇烈影響已經不容忽視。這樣的狀況導致更多老師難以考取教甄,也讓教師界的就業氛圍持續低靡。

不過流浪教師的產生並非僅因為少子化所致,還與退休老師人數減少有關,因為年金改革持續發酵,導致有越來越多已經符合退休資格的教職人員不願意離開校園,也直接影響到學校無法任聘新的教師,這個問題以中南部地區尤為嚴重,不僅教師心血們擔憂自己的工作著落,家長們也擔心未來這些「老老師」是否能給予自己的小孩完善的教育品質,是否成為校園的「隔代教養」?
 

要點 2

國小教師缺額開高
雖然整體而言,無論國小、國中、高中的教師缺額皆不多,但國小教師缺額卻意外開高,以台北市為例,根據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長湯志民的解釋,因為近兩年表態退休的教師增加,且教育局有意將國小代課老師比例從原本 6.89%, 降低至 5%,因而需要更多教師人力,且 107 年確定會繼續招考。

六都國小甄試缺額表

縣市別 103 學年度 104 學年度 105 學年度  106 學年度
台北市 64 未招考 296 320
新北市 261 363 398 342
桃園市 250 272 285 230
台中市 219 365 296 212
台南市 136 199 321 276
高雄市 151 213 183 205

※ 以上缺額皆包含一般教師、音樂教師、美術教師、英語教師等專業教師。
 

近四年六都國小教甄缺額走向


要點 3

公立幼兒園將大增,幼教師需求大
教育部宣布,將推動「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計畫」,目標是「4 年 1000 班」,於 109 年提升幼兒就讀公共化幼兒園比率至 40%(現為 30%),預計投入新台幣 62.2 億元。教育部的主要作法將會以「非盈利幼兒園」為主,「公立幼兒園」為輔,重點目標就是要讓更多家庭的幼兒擁有就讀幼兒園的機會、減輕家庭負擔以及增加工作機會,預計會有 3 萬名幼兒受惠,重點是還會增加 2 千多名教保員的就業機會,大學學歷教保員起薪可達 34,155 元。若你有志成為幼教師、教保員,絕對要把握近幾年難得的機會。

▲圖片| Jerry Wang
 


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規劃

  • 四年增設公共化幼兒園 1,000 班

以非營利幼兒園為主,公立幼兒園為輔


預估經費四年總計 62.15 億元

106 年 107 年 108 年 109 年
4.99 億元
(已編列)
14.67 億元 20.89 億元 21.6 億元


公共化比例

  • 105 年 3:7 → 109 年 4:6
  • 101-104 年,2-5 歲幼兒平均總入園率 58%
  • 109 年,2-5 歲幼兒入園率達 60% 且 40% 以上有進入公共化幼兒園就讀機會
  • 供應量至少需增加 34,090 個名額,105 年 已經增加 5,697 個名額
  • 106-109 年規劃再增設 1,000 班, 增加 30,000 個名額

資料來源:行政院


要點 4

偏鄉學校聘請之教師需有教師資格
根據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初審通過的「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簡稱偏鄉教育法)」指出,開放偏鄉學校甄選的「專聘教師」,必須具有教師證資格才可任教,而全國中小學校符合偏鄉條件的差不多有 200 間左右,預計可讓更多偏鄉學校擁有更加穩定的教師資源。目前偏鄉學校大多是聘用代理老師授課,但代理老師一年一聘,流動率大,學生每年都必須適應不同老師,恐會影響教學品質;未來上路的偏鄉教育法,讓專聘教師可以延長至兩年一聘,而且可以續聘,待遇也比代理老師好。

不過要特別留意的是,偏鄉教育法只適用於符合偏鄉條件的國中小學校,某些學校,像是新北市瑞芳鼻頭國小,雖位處交通極為不便的地區,但並沒有符合偏鄉資格,所以並不適用此項條例。


要點 5

改制!未來考完教檢再實習
立法院不久前已經三讀通過「師資培育法修正草案」,將現行的「先實習再教檢」改為「先教檢再實習」。對於師培生來說可說是一大福音,因為過去有部分師培生實習完卻沒考到教師資格,等同白白浪費時間與金錢。未來改制後,可確保師培生具備教師資格後才進行實習,不過實習老師仍會被視為「學生」身分,且教育部也不會給予每月津貼。

至於教師資格考試辦理的時間,原則上還是訂於每年 3 月,只要是 106 學年度入學或取得教育學程資格者,就可適用新制。106 學年度之前入學或取得教育學程資格者,尚未畢業或實習者,則可選擇採用新或舊制,要注意的是,確認後不得變更。

教育部也特別訂定了一個緩衝期,讓新舊制並行,為期 6 年,期滿後將採取「先資格考試,後教育實習」制度。

另外,教育部也規定,只要通過教師資格考試,且依「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至偏遠地區及海外學校(包含海外臺灣學校及僑民學校)擔任代理教服務服務師,或依「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施行細則」聘任之幼兒園教師職務代理人員,得以 2 年教學年資,依規定折抵半年教育實習,鼓勵老師到偏鄉或海外服務。

▲圖片| Jerry Wang


要點 6

程式語言、東南亞語言納入課綱
學習程式語言設計(Coding)已經是一股不容忽視的世界潮流,加上創客、自造者等各種數位趨勢的演進,讓各國政府開始重視程式設計的重要性,台灣也不例外。12 年國教新課綱預定 107 學年上路,未來 高中生與國中生都要必修資訊科技,程式語言設計、演算法、科技新知等內容將會變成課堂上的必學項目。

除了程式語言設計教育備受重視之外,台灣近年不斷竄升的新住民數量也需要我們的關注。新住民增加意味著有更多新住民寶寶誕生,加上政府極力推動新南向政策,讓大家開始注意到學習東南亞語言的重 要性。教育部已經規劃將新住民語言納入 12 年國教的「語文」類課綱當中,未來學生必須從本土語言及新住民語擇一必修。

無論是程式語言設計或是新住民語納入課綱,對於老師都有不小的影響,像是未來對於這兩塊的師資一定會有更大的需求,同時現職教師也必須進修學習,以因應新的教育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