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檢容易,教甄難
Anya 大學主修外文,大三開始修習教育學程,因為對語言教學有興趣,就和班上同學一起申請了教程,就此走上老師這條路。參加教師檢定考取教師證或許不難,教甄才是準教師最煩惱的部份。每年應考就是為了找到實踐自身的教育理念的舞台,但由於現在並未限定師範體系的大學生才能修習教育學程,具備參加教甄資格的老師增加,加上少子化使各級學校班級數減少,使得準教師們要發揮十八般武藝,才有機會擠進教甄的窄門。
根據教育部統計處資料顯示,105 學年和 100 學年相比國一新生少了近 6 萬人,高一生也少了 4 萬 8 千人左右,再看看 1111 教職網的統計數據,100 年高中職教師總缺額 1,235 名,報名人次 57,835 名,錄取率 2.02%, 而 106 年總缺額降至 734 名,報名人次 37,795 名,錄取率只有 1.94%。師生比惡化導致的供需失衡,是教甄越來越難考的主因。
初次自己帶班對 Anya 來說是震撼的,所有發生的事都需要靠自己臨機應變,也充分體會到單靠教育知識和熱忱是不夠的,由於教育學程主要講授教學方法、教育心理學等學說面的課程,要將理論轉換為實際應用還需要經驗的輔助。尤其是班級經營層面,上課所學太抽象,事先模擬的狀況也不見得全盤通用,就準教師而言,難以感同身受目前教師在教學第一線所面臨的各種挑戰。
此外,加上現代社會變遷快速,現在更是無法將從前的教學方法完全套用在新世代的學生們身上。因此,老師們自己也必須放開心胸,多加嘗試不同的方法,去因應日新月異的教學現場。

▲國一學生英語會話課製作的歌手海報
第一年帶班每天都戰戰兢兢,除了要面對剛升上國中開始有升學壓力,但心智尚未成熟的國一生,還有質疑初出茅廬的準老師是否適任的家長們,「說完全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但也只能學習和家長溝通, 讓家長了解你的用意,知道老師們也是站在家長那邊、是為孩子好的。」溝通時一定要清楚地跟家長及孩子說明用意,把握原則、賞罰分明是有效溝通的關鍵, 總有一天會感受到你對他們的用心。
Anya 除了會看班級經營的書籍之外,老師們之間的經驗傳承也讓 Anya 如獲重寶,向學校中的資深的老師討教自己遇到的問題,有助於幫新手教師找到班級經營的方向。Anya 表示,雖然這五年來遇到各種挑戰和挫折,但好在有校方給予的支持和同事們之間的互助,總算開始對於身為老師有那麼點自己的心得和堅持。
也許帶班的過程並不輕鬆,但在看著孩子們在畢業典禮當天昂首闊步地走出校園或和畢業校友返校 學生回敘舊話當年之時,Anya 會覺得不枉自己當時對這些孩子們的用心良苦,也很慶幸自己能陪學生走過這段寶貴的青春年華、和他們一同成長。
活化教學結合時事,翻轉與升學取得平衡
對升學的壓力和現在訴求的翻轉教學,該如何在創意教學和升學的進度中取得平衡,對老師來說是一項兩難的抉擇。尤其在面對班上學生英語能力兩極化、對未來沒有確切目標的情況下,適時透過課程引起學習興趣 很重要。Anya 的教學原則是,在教低年級(國一及國 二、高一及高二)時,可以不時穿插活動讓課程生動有趣些,針對三年級的學生則以升學導向為主。
任務導向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TBLL)是 Anya 很常在英文課上運用一種方式,在教國一的班級時,就請他們做海報介紹自己喜歡用的歌手;Anya 也設計過高中 Free hug 的教案,讓同學在車站、 百貨公司等有外國人出現的地方詢問外國人是否要擁抱,這不僅讓他們走出教室實際上運用英文,也訓練學生與外國人交流的膽量和肢體語言的運用;高中課文提到了環保議題,就請他們分組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幫助地球,拍成影片,加上英文字幕和影片後製,不僅練習英文也增強科技運用的能力,平常的課堂也要帶入簡單的小遊戲,像是教到全球暖化的主題時,她會用一張紙當成冰塊,讓兩個同學站在上面進行問答,答錯問題就將紙折小,讓他們體會北極熊站在冰上隨著冰塊消融的無助感,諸如此類的小應用以簡單的道具就可以讓課程變有趣,同時也能加深學習時的印象。
Anya 不時會在課程中加入行動學習,既然學生已經不能脫離手機,那就讓它變成讓學習加分的工具。 她使用 Google Classroom 的「成立班級網頁」功能,讓學生可以在上面交作業、討論和留言,以及用 App 「Kahoot」針對課本設計問題,同學上課時可以及時作答,老師也能同步了解學習狀況。

▲學生用指定的 App 分組完成任務
Anya常用 教學APP分享
- Kahoot:適用於不同裝置及平台,可供教師製作課堂多項選擇題搶答遊戲,讓學生從遊 戲中愉快學習,同時教師可收集相關數據供 教學之用。
- Heads up:知名美國脫口秀 Ellen Show 推出 的單字比手畫腳 App,Anya 會搭配 Apple TV 投影,讓全班分組比賽一起猜。
- Quizlet:學生和老師都可以用的學習 app, 主要運用在單字記憶和發音。
※ 在新北市教學 APP 市集網站上 (http://appgo.ntpc.edu.tw/ Default.aspx) 有非常詳盡的教學 App 資訊。
抓緊時間進修,讓自己不只是老師也是學生
現在當老師最大的挑戰是傳統老師的角色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因為可以獲取資訊的方式很多,光是詢問「Google 大神」懂得就比老師多太多了,所以教師的轉型很重要,一本教科書和一支粉筆打天下的時代已成過去,教師需要具備更多元的能力。
因此,Anya 總是抓緊時間充實自己,平常會報名鄰近大學的語言課程,讓自己的外語能力不間斷,也能觀摩其他老師的上課技巧,教學上的研習有興趣的更是不會錯過,每學期都會利用「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尋找研習資訊,並至少參加三次研習。今年她也打算報考在職進修的英語文相關系所,希望藉由持續地學習去讓自己成長,也能和學生分享更豐富的資源。她不給自己設限,對任何事情都懷抱好奇心。Anya 認為身教重於言教,要當好老師之前,自己要先當個好學生,才能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同時帶給學生更多元化的英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