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鎮:我的個性像蟑螂,打不死我的!

擁有精實的身形、俊美的面容,笑起來讓人如沐春風,感受到他所帶來的誠懇與溫暖,這就是楊鎮。目前以演出戲劇作品為主的他,期許自己能一步一腳印,逐夢踏實,走出屬於自己的演員路。
By 加分誌 2016/12/29 14:30:00


認清自己擁有的優勢和缺點 是逐夢的第一步

提到楊鎮,許多人馬上會聯想到偶像劇《1989 一念間》中,癡情單戀女主角的大男孩林小龍、或是偶像劇《軍官情人》中的個性孤僻、不擅與人相處的俊俏新兵黎志翔(翔翔)。事實上,至今楊鎮所演出的大小戲劇作品已超過10 餘部,而演出過程中,無論是詮釋不同角色的經驗、觀眾或褒或貶的回應,或是與劇組演員、工作人員的邂逅,點點滴滴累積在心頭,都成為他邁向下一個挑戰的養分。

「其實我一開始也沒想過要演戲,更沒想過要當一名演員。」談起入行契機,楊鎮非常率直地表示。在學期間,他曾和許多學子一樣,過著上學、讀書,無須背負生活壓力,每天無憂無慮的日子。對於未來如何、離開校園後要做什麼事,他卻不禁感到迷惘。

「國小、國中的時候,我曾在讀書、考試上表現優異。但我很清楚知道,那不過是因為我善於背誦、記憶,國小、國中的課業只要有這樣的優勢,考試就能輕鬆得分,那不是因為我付出了努力、克服困難所獲得的成就,即使獲得掌聲,我也無法感到快樂、不覺得因此得到成就感。我更明白,讀書只是因為學校的要求、回應爸媽的期許,而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後來,倦於回應這些非自願的要求與期盼,他曾一度索性擺爛課業,不願意再當優等生,「可能我的個性就是有點反骨,別人越是這樣講、我偏不願意這樣做。」他笑說。



 

他自嘲「叛逆期」相當長,從國中起直到服役結束。直到「叛逆期」結束前,他未曾細想過人生的意義或對未來的規劃。但意識到即將踏出社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時候,他曾想過役畢後要從事業務一職,原因並非想發揮外表的優勢,竟是因為:「希望挑戰未知的專業領域,也許在各方嚴格的鞭策下,能更快鍛鍊自己的心智成長。」

出乎意料的是,役畢後他在因緣際會下,踏入「A-List 明星藝能學園」,並報名了戲劇班。「原本只是因為對演員行業的嚮往、戲劇作品的喜愛,也還沒找到更想做的事,所以想為人生增添不同的體驗。」結業後,他順利的被伊林娛樂相中,正式成為伊林的新人。

「雖然進入了當時主要以經營模特兒相關業務為主的伊林(現已更名為伊林娛樂,業務內容更為多元化),但是我衡量自身的條件,無論是身高、外貌,我認為在模特兒圈發展,對我而言不見得有太大的優勢。因此我一開始就和公司溝通,希望能朝戲劇界發展。我也相當感謝當時公司願意信任我、支持我的決心。且當時已有像是沛旭哥、淑臻姐等優秀的前輩,在戲劇圈得到亮眼的成績。因此我配合著公司的規劃,逐步累積自己的戲劇作品,也讓自己的演技越來越精進。」
 

第一部戲就受挫 因此有了「蟑螂個性」

楊鎮表示,從事演員工作以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己拍的第一部戲 《回到愛以前》。當時不但和姚元浩前輩一起共演,戲份也相當吃重,還是個反派角色。這個角色篡奪家產、 陷害主角、跟蹤⋯⋯,距離他現實生活中的體驗實在太遙遠。他笑稱雖然不覺得自己是聖人,但至少為人正派,如何詮釋「壞人」,對當時完全沒有演戲經驗的他,能想到的只有在表情上下功夫。「4、5 年後我再回去看當時的演出,真的覺得很好笑。那時的自己怎麼會覺得壞人會把『壞』字寫在臉上、讓內心的邪惡如此外顯呢?」在角色詮釋上遭遇困難、無法掌握要領。而達不到導演的標準,更讓他感到不知所措,相當挫折。

「更令人難過的是,第一齣戲上檔後,許多觀眾都非常討厭我,還紛紛來公司的粉絲頁留言罵我。雖然公司當時安慰我說,演出反派角色,被罵代表『壞』的到位。我若真的因為演得太好而被罵,我會感到高興;但我心底明
白,當時並沒能用自己滿意的詮釋方式演好這個角色。」

「我是蟑螂個性,打不死我的, 只會讓我更堅強。」 ─楊鎮

楊鎮說,自己不會做「沒把握的事情」。原本對演員的工作躍躍欲試,卻轉為對自己的句句質疑:「原來我對演戲真的是什麼都不懂。」、「我憑什麼演戲呢?」、「我真的有能力做這樣的工作嗎?」但在這些質疑自己的聲音當中,他更清楚感受到內心對演戲的渴望:「好想再多演一些戲啊!好想再多挑戰一些不同的角色!」反而更堅定他想成為一名優秀演員的決心。

他開玩笑表示,前陣子才跟媽媽說,自己是蟑螂個性。「打不死我的,只會讓我更堅強。」


不必想適不適任 只要好好努力

提到自我質疑,楊鎮分享一個從好友、也同樣是演員的孫其君處聽到的故事。在一場公益籃球比賽中,一名表現出色、三分球射得非常準的稚齡選手,竟然是天生沒有雙手的身障 人士。孫其君好奇的問該名選手,難道在決定要打籃球時,從未對可能面對的障礙感到畏怯、懷疑自己能否做到嗎?那名選手只對他說:「我知道自己生下來就是這個樣子,很多事情不適合我做、或我根本不能做。但現在的我,不會問自己能不能,我只會問自己,我想不想。」楊鎮表示,當時聽到這句話,真的非常感動。「如果連天生殘障的人們都有勇氣,願意付出努力克服困難,那我們憑什麼覺得自己做不到?」

「在這個圈子每個人都很努力啊!努力沒有什麼,是必須的、應該的。但是,不用浪費力氣去質疑自己適不適合。如果不適合,環境、市場、甚至公司自然會把你淘汰掉。所以你要做的,唯有持續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因演戲而相遇的人事物 都成為無價之寶 

問起目前最開心的演出經驗。楊鎮表示應該是《軍官情人》。在拍攝這部戲的過程中,楊鎮除了得以挑戰一直想嘗試的親情戲,因戲結識的人們更是他認為相當珍貴的收穫。

在《軍官情人》中,楊鎮飾演一位因為長年受到家暴,個性變得乖僻、不善交際的新兵黎志翔(翔翔)。他表示因為演出這部戲,許多觀眾紛紛來到粉絲頁留言給他,其中還有部分觀眾,真的遭遇過家暴,因為觀看了這部戲,獲得走出過去、面對未來的勇氣。這也成為他的成就感,更是鼓舞他精進演技的動力。
 


 

家人 是最堅強的後盾

生於一個幸福、完整的家庭,在年紀尚輕時,楊鎮並不覺得擁有父母的關愛、照顧是多麼珍貴、幸福的事。甚至也曾和許多年輕人一樣,對於父母的碎念感到厭煩,覺得他們不了解他、總是阻擋他去做真正想做的事。一直到踏出社會,驚覺繁忙的工作讓他再也無法時時刻刻陪伴在父母身邊,然而當他需要支持、鼓勵時,父母總是在身後守護著,無私的給予關愛和訓勉。「我才明白,自小能擁有爸媽所給予的一切,無論是生活環境或是苦口婆心的嘮叨,都是無微不至的關愛。」

「我們家算是非常傳統的家庭。因此剛開始聽到我要挑戰這麼不穩定、甚至算是『虛幻』的工作,爸媽也非常反對。」楊鎮表示。除了成長歷程外,一直到他決定要踏入演藝圈,都免不了和父母意見相歧、甚至衝突。但也因為踏實且堅定地邁向目標,他逐漸累積作品,如今擁有穩定的工作,讓家人從起初的擔心,轉而相挺到底。家住桃園,因為工作時常奔波在 外,無法常常回家和家人相伴。「就在我開始工作的這幾年,我更能明顯感覺到爸媽上了年紀。明年即將迎接 30 歲,一想到不知道自己還剩多少時間能和家人相處,就覺得捨不得、難過。」

長大之後,楊鎮才了解家人對他的愛是全方位的。小時候的他,曾經很驕傲、不可一世;但現在的他,體悟到一切不過是自己的想法,是自己覺得受到傷害,爸媽從未讓他多挨過一句不該挨的罵。從一開始反對他的工作,到最後只對他說一句話:「楊鎮,我們在外面沒有做過會讓你丟臉的事情,你只要放手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就好了。」讓他相當感動,也期許自己未來能成為一位更好的演員,不愧對父母的期許。
 


 

新年新希望

楊鎮表示自己從業以來,對自己設下的目標都是以「年」為單位— 一年設定一個自己認為可以達到的目標,腳踏實地的努力,跨越後再設立下一個目標。

「2015 年,我對自己設下的目標是能夠穩定的接戲。這個目標已於今年(2016 年)成功達陣了。 接下來希望能演出更有趣的戲劇作 品,以及挑戰無論是角色詮釋、演出方式都跟電視劇相當不同的電影。」 讓我們一起期盼2017 年,能看到更多楊鎮的精采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