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立雜誌到辦論壇,《除了》獨立雜誌從校園開始發聲

中央大學中文系學生郭珩,年僅 21 歲就創辦《除了》雜誌。他說起話來語調堅定,聲音裏蘊藏著剛毅堅忍的氣息,總是能迅速地組織龐大的資訊內容,層層剖析與評論。從他分享創辦雜誌的初衷與他對校園議題的見解,其宏觀的視野中,有著細膩的思維。
By 加分誌 2016/11/14 17:00:00


理工見長的中央大學,近期吹起文藝風,校內展開多場時事評論、藝文活動相關的工作坊。幕後推手《除了》 雜誌,為一獨立刊物,創辦人是中文系大四學生郭珩。2015 年 4 月創辦迄今,已於校內及獨立書店販售紙本雜誌、更籌辦名人講座,邀師生接觸校園、社會、藝術人文等公共議題,成為具影響力的學生發聲平台。
 


▲郭珩接受中央廣播電台專訪
 

開創校園議事平台 掀中大文藝復興

郭珩於高中嶄露文學才華,迄今曾獲打狗鳳邑文學獎新詩首獎、好詩大家寫新詩首獎、港都青年文學獎新詩首獎、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等。大學期間擔任「松林詩社」 創社社長與「煉詩刊」總編輯。

但郭珩絕不是只會撰寫華麗詞藻的文學生,他關注校園、社會、人文等議題,認為中央大學校園氛圍重理工輕人文,議事風氣不振且藝文資源缺乏。為喚起大家意識到問題所在,他決定設立刊物,作為校園發聲議事的平台。最初同 18 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創辦雜誌,由郭珩任總編輯。

創刊第一年,他們在各系系費運用、校慶煙火、書卷獎制度等議題上提出質疑與討論,讓雜誌成為校園議事平台,帶起討論公共議題的風氣,帶給師生新的思考契機。他說:「當人們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踏實具體地關心週遭環境發生的事情,實踐的過程中就會發現人的價值。」

他舉例,第一期紙本雜誌就以「花火之後」為題,檢視校慶放煙火是否有其必要性,但校方對此事反應冷漠。想不到一次家長座談會的場合,有家長當場詢問校長對「花火之後」的看法,校方一時不知怎麼回答,才意識到學生在許多層面比他們想得更遠。「我們發行雜誌,就是希望大家都能主動關注校園議題。」郭珩說,當他們刊登系費議題後,有些系開始檢討,著手開公聽會檢視資金流向,「這就是我們所樂見的狀況,雜誌拋出問題,導引讀者產生自覺, 並開始解決問題。」
 




▲《除了》第二期封面「做.白日夢」
 

強大的執行力與心理素質

郭珩透露,他相當喜歡現代詩,「我辦雜誌以前,只覺得未來我一定要出書,沒想到一路摸索,真的出了很多書。」他笑著說。大學二年級,他創立松林詩社並發行詩刊,同時擔任煉詩刊總編輯;大三創立《除了》 雜誌,更將這些理念延伸,將規模擴展至籌辦工作坊與論壇。郭珩實踐夢想的心似乎從未停歇或因挫敗而中途放棄,他說:「我習慣把自己推到更高的標準,就能夠做更多事情。」

關於創辦雜誌遇到的種種難題,郭珩表示:「我從來沒想過要放棄,就是繼續面對困難,然後解決它。」他說起話來總是簡單扼要,對目標的實踐力卻極為驚人。他提到《除了》 成員以學生居多,須兼顧各自的生活,忙碌於課業、社團、打工等活動,這樣的情況下,難免有時會無法全心投入雜誌的工作,開始猶豫是否選擇退出團隊。郭珩的任務就是要努力維持大家的熱忱,透過提醒他們的初衷、在這裡努力的目的與價值,讓團隊持續運作。特別是新聞產業須隨時待命,「對他們來說真的是個重擔。」 這時郭珩會選擇體諒,透過溝通理解彼此想法,以維持團隊共識。

郭珩補充,經營雜誌相當辛苦,每天並無固定工作時間,必須持續不斷地給自己壓力,追求更高的效率與更完美的成果。過程中如何持續利用零碎時間是最大關鍵,他說:「創辦雜誌後才會發現,以前很多時間都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於是我下定決心要做好每一件事。」
 


▲《除了》團隊合照

從雜誌到辦論壇

今年 6 月,郭珩帶著《除了》的 成員,共同舉辦「異想論壇」,他們邀請到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導演王小棣、演員歐陽靖等共 11 名各界講者,根據影視對話、文化藝術、媒體傳播、創新創業、社會參與五大主軸,鼓勵莘莘學子點燃自身的「異想世界」。他說:「這項創舉帶給我們團隊重大轉變,其中有很多東西都是從無到有,我們必須不斷嘗試突破並面對挑戰。」

雜誌創辦之初,他們專注於紙本發行,並沒想到其他可能性。紙本流傳固然重要,但郭珩認為,經營出版事業之外,他們仍具有延伸擴張的潛力。直到開始構思雜誌第二期「做.白日夢」,引發團隊思考「論壇」的可能性。

「做白日夢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但多數人僅關注夢想與現實的落差,忽略追夢的過程中才是真正可貴的。」於是從企劃開始,他們投入所有時間與精力,於籌辦期間不斷與講者溝通,最後成功舉辦論壇,透過講者的分享與想法的碰撞,鼓勵大家踏上追逐夢想的旅程。

因為論壇的影響力與造成的巨大回響,《除了》團隊一路走來的艱辛與成果終於被大家看見,得到來自各界的支持與讚賞。郭珩以感恩的心態說道:「很多人沒想過,原來學生也可以做這麼多事情,許多前輩也因此大力稱讚,這也是我們繼續努力的動力。」

知識的火苗在中大校園內點燃, 激發無數條思考的路線,郭珩說:「在寬廣的思考過程中不斷反思,推動學生去影響真正需要被影響的事情,這是《除了》能帶給社會的價值。」



郭珩

就讀中央大學中文系,目前於上海復旦大學交換留學。曾獲多項文學獎,擔任「松林詩社」創社社長與「煉詩刊」總編輯,並創辦獨立刊物《除了》雜誌,更舉辦「異想論壇」、名人講座,邀師生接觸校園、社會、藝術人文等公共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