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藝、新傳承,外婆的醃醬瓜勾起異鄉遊子的鄉愁味

隨著時代的變遷,歷經經濟起飛、都市化以後,世代間對於鄉愁的味道便不盡相同,現今大多數人甚至未曾有過這種感受。
By 加分誌 2016/09/16 10:30:00


外婆的醬瓜 凝聚全家人的情感

如果說,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種味道,它是會在想起時,逐漸從舌尖蔓開,慢慢地從味蕾中綻放,接著在內心也會緩緩溢出一股暖流,漸漸讓身軀感受到了熾熱的悸動;這樣溫暖而細膩的感受,這便是鄉愁的味道。

老家位在彰化縣二水鄉,那是一個仍以農業為主的小鎮,雖然兄妹三人自幼為外公、外婆所帶大的,但在七年前外公過世後,除了逢年過節便鮮少返鄉探望外婆;從小被公婆帶大的兄妹如此,遷居其他縣市的親戚們更是從寒暑假返鄉,變成僅剩春節才會回鄉了。高齡 80 多歲的外婆,自從幾年前罹患直腸癌後,便會定期北上回診,每當她北上時,會借住在舅舅家,也因為如此,親戚們都會選擇在她北上時探望,而大多數時間,外婆都與未娶的大舅住在一起,過著簡樸務農的生活。
 


▲老家的三合院


曾有人說過,飲食文化是最接近庶民文化的根本,因此若可以探知一個族群的飲食習慣,便可了解當地最貼近民生的風俗習性。台灣各地由於天氣炎熱、古早時期食品保存不易,因此大部分農家子弟都有醃製醬菜的習慣,不過一樣是醃製食品族群間仍有所差異。

以二水鄉為例,最可以看見農民醃製的食品便是這名叫「越瓜」的瓜類食物,由於早期食物較不豐盛、且保存不易,醃製越瓜常是務農人家重要的配菜。而在過去在農業社會中,為了延長食物保存期限,各地的漢文化族群,無論福佬、客家人,也都有醃製食物的習慣,不過各地風俗不同,所醃製出的口味也有所區別,有些地方的族群喜歡偏甜,有些地區則喜歡較鹹的味道,通常都與當地的地形、物產有關。雖然是從小吃到大的食品,但在過去的歲月中,因為司空見慣而不曉得這個長輩口中的「醃瓜仔(臺語)」到底是哪一種瓜類;但這個我以為習以為常的食品,卻不知不覺成為了我們家族的共同記憶。
 


 

「醃越瓜」的步驟 時光醞釀出的好滋味

外婆說,越瓜保存極為不易,通常採收後三日內若不做醃製處理、或是食用完畢,就很容易腐壞,不過也因為醃製越瓜的農村人家愈來愈少了,再加上只要遭逢豪雨,越瓜就很容易損害,現在願意栽種這種瓜類的農民已不多,願意栽種者一年頂多也僅收一穫,所以若想要醃製,就得把握好時機。

在訪談過程中,外婆時常笑著用臺語說:「咱古早時期就是這樣做了,哪有啥啦!」對她而言,醃越瓜的習慣可能從更早的高祖父時期就如此了,因此才會顯得如此司空見慣;我不禁想,是啊,如此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卻因為將可能消逝在時間洪流中而再度被獲得重視。
 


 

近期政府有不少推動復興客家族群文化的活動,其中美食部分就相當強調客家族群的醃製食品,其中多數是以「勤儉、刻苦耐勞」的印象來做形塑;但是這種保存食品的習性,應是全台漢文化皆有的,也許是因為過去福佬族群較為強勢,因此官方才會認為應優先宣揚客家族群的飲食特色吧。雖然親戚間沒有人願在生活談話中提及,外婆年歲已高;但大家都理解,若沒有人進一步習得醃越瓜的作法,這項屬於我們家族的味道未來也將隨著外婆離世而消逝,成為腦海中的一抹印象。

在五月初時,先由舅舅、舅媽一同回彰化,協助外婆做初步的剖瓜、刨籽等作業。將越瓜買回後, 為避免長時間放置而腐壞,必須立即將前後頭切掉,再將瓜體縱向對切後,將籽用湯匙挖出,而這個步驟需將籽挖得乾淨,否則在醃製過程中將會使瓜肉腐壞。外婆露出遙想地眼神笑著說,這個醃越瓜的製作方式,是她的「阿祖(曾祖父)」教的,且從小時候就開始幫忙曬。她說,以前大人們在剖開越瓜時,小孩們就在一旁協助刨籽,由於老家是三合院、農業社會時的大家庭型態,在當時醃製越瓜的過程,家族成員大動員一起幫忙,場面相當熱鬧。
 


 

不富足的童年中 熟悉的滋味

過去肉品的價格相當高,許多農村人家通常在祭拜、慶典,或者是宴客時才會煎一條魚來吃,甚至連雞腿都是稀有的桌上貴客,因為如此,越瓜便時常是陪伴農民們三餐的常客;外婆露出誇張的表情說,「以前我們三合院的大家庭,再加上小孩子,甚至可有三十、四十人!」她得意得表示,有時甚至曬了三、四甕的越瓜還不夠吃,常常不到一年就吃得精光!

外婆邊思考邊說,「現在曬這三百臺斤很少啦,以前每次曬的量都會有四百、五百臺斤(約三百公斤)以上!」聽到這裡,我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一個畫面,在老家三合院的埕上,有著嬉戲、追逐的孩童,跑累了就詢問大人們是否需要幫忙;而大人們則專心忙著清洗、將越瓜剖半,再將剖好的越瓜交給孩童們,教導他們如何刨籽,再進行分工合作,如此團結而和諧的畫面,是多麼喧鬧但又幸福的農村景象啊!
 


 

在越瓜片的籽刨乾淨後,於凹面的瓜肉上再塗抹上大量食用鹽,後將凹面朝上、均勻放入大甕中,可以同心圓、或直條擺放方式,層層堆疊起來,而將瓜片都放置完成後,再用重量較大的石頭擺在上頭,利用鹽分的滲透原理,將越瓜的水分滲出。用石頭壓了一夜以後,隔日甕裡便會充滿越瓜所滲出的「瓜汁」,為避免瓜肉浸泡而腐爛,此時必須將瓜汁倒出;不過外婆說,此瓜汁也可以再利用,但必須先煮滾,煮滾後就能夠當湯頭,或者在後續醃瓜的步驟中倒回甕裡,讓瓜肉更入味,但外婆也提醒,如果瓜肉片在瓜汁中浸泡太久,將來在烹調過程中,瓜肉將會難以煮爛(有些農村人家喜歡入口即化的口感)。

而水分被滲出的瓜肉片,則要趁晴天時拿到空地上去曬,由於老家是三合院形式,所以就近拿到埕上曬是最為方便的,而這大概也是農業社會製作醃製食品較為普遍的主因之一。不過必須注意的是,在瓜片接受日照的階段,手千萬要保持乾燥,否則將會把額外水分帶入甕中,如此一來瓜肉就很有可能發霉。也因為如此,以前農村人家看見天雨欲來的天象時,便會全員出動來「收瓜」。
 




▲已曬出「鹽路」的越瓜片 
 

在接受一整天的日照後,必須將瓜肉片擺回甕中浸泡鹽水、或是煮沸過的瓜汁,同樣層層堆起後再以大石頭壓著,如此反覆約七至八日,若天氣狀況良好的話,甚至曬三、四日就可以。瓜肉片經過太陽曝曬後逐漸脫水的階段中,瓜肉中不好的味道也會逐漸被消除,外婆說,等曬到瓜肉片上的「鹽路」出現後,就可以進行最後的醃製階段了。

當瓜肉片的表面浮現出鹽分,就表示已近無水分,此時可將瓜肉擺進準備好的大容器、甕中,擺放方式同樣是一層一層堆疊,不過在每層夾縫間,必須再加入「豆豉」來增加瓜肉的香氣,通常是一百臺斤瓜肉放一斤豆豉;到這個階段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接下來再視個人喜好調整醃製期的長短,通常「陳年」的瓜肉香氣較為濃郁,醃製初期的瓜肉則會稍微偏鹹。不過醃越瓜也可以做甜的,外婆說,必須把曬好的瓜肉片片捲成一捲,再將糖塗抹於捲好的瓜肉外側,立著層層擺進甕中,同樣在夾縫中加入豆豉,但必須加入米酒提味。

至於料理方式,每一戶農家都有不同的做法,醃越瓜可以拿來煮豬肉湯、炒豬肉,甚至做滷味也可以用上。講到這,外婆便得意洋洋的介紹料理方式,例如醃越瓜切成碎末後可以拿來炒蛋、煎蛋。而她的得意拿手菜是將豬絞肉與越瓜末揉合在一起,做成豬肉丸子,再煮成一整鍋大滷湯;這鍋大滷湯也是我們家族每逢春節圍爐時最期待的一道料理,通常在湯中還會加入滷蛋、筍乾、豬蹄膀及豆輪,食材相當豐富。我一邊將這些仔細記錄下來,期望著未來能用自己的雙手,延續這個早已成為全家族情感繫絆的好味道。
 


 

「醃越瓜」家鄉的味道

過去農村社會的時代,許多農忙之事即便是孩童也需要幫忙,也因此家族間從日常農務上就建立了團結、合作的默契。不過誰也沒想到在當時稀鬆平常的食品,在工商業蓬勃發展的現代,竟也因為稀有、較為天然,而成為不少民眾理想中的珍味。但十分有意思的是,即便僅記得家鄉的模糊印象,每當想起伴隨成長的料理,那些料理的味道卻依然清晰,彷彿像是昨日才吃過一般。或許有些敝帚自珍吧,不過若曾經歷過離鄉背井的人們,心中肯定都會有那麼一道菜。

醃越瓜之於我的家族,現在已成為春節時圍爐的重要角色。在每個血緣分支中的記憶,都占了一席之地,它代表了家族的鄉愁味。我年紀尚輕,非常慶幸自己能有這個機會,記錄下這項技藝。它不僅僅是醃漬食材的技術,更是讓古早的傳統及情感延綿不斷的方式。我衷心期盼有朝一日,能親手延續這項技藝,並能將它再傳承給世世代代,保留這古樸卻珍貴的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