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香格里拉上小碎步,在這片大地上漫遊

隨著多元的人生價值觀逐漸取代了過去在台灣「讀書就業過一生」這種的一元人生方程式,許多人開始追求在自己人生中體驗有獨特價值的生命經驗。因此近年來許多台灣人遠則用壯遊或深度旅行等方式充實自己的人生,也留下了許多豐富而有深度的旅遊記錄。
By 加分誌 2015/09/18 17:00:00

在這些旅遊者當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兩人組的旅遊夥伴「小碎步」,她們分享彼此的旅遊經驗,一同規劃下一次的行程。她們更是曾去過台灣少有人前往的蒙古和尼泊爾等地,她們有甚麼旅遊的故事以及體驗能夠分享給我們呢?
 

當 Pin 遇上啾桑 漫遊世界的夢想碰撞

小碎步的成員 Pin 和啾桑分別為職能治療師與物理治療師,在診所工作時認識。

發現彼此都對旅遊有著同樣的興趣後,他們曾經一起在台灣旅行,有兩次一同環島的紀錄。之後他們把彼此的部落格整合成一個共同的平台「Wee" 小碎步 x7 出發」,在這裡分享彼此的心得、旅行的資訊與各種小撇步,也藉由這個平台分享各種旅行的資訊給網路上的朋友們。

Pin 主要都是走歐洲國家,像是丹麥、挪威、瑞典、冰島、芬蘭這北歐五國,還有在台灣很少有相關訊息的蒙古人民共和國。而啾桑則是專走泰國、柬埔寨、越南、菲律賓尼泊爾這些南亞、東南亞地區國家。

雖然後來各自跑的是不同的國家,但在網路上分享彼此的經驗和見聞,讓他們即使分隔在天涯兩端仍然緊密的連結著。
 


 

意料之外的蒙古之旅

Pin 曾經在蒙古生活半年的時間。很多人想像中的蒙古人民共和國(俗稱外蒙古)不外乎是牛、羊、馬,資源缺乏的生活環境以及豪放的草原民族。其實蒙古的城市地區已經是非常都市現代化了,電力、水源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都非常充足。Pin 表示在蒙古的首都,人口數量和繁榮的程度都不遜色於台灣。

能夠在蒙古生活半年,也是機緣巧合。Pin 離開之前服務的診所後前往英國進修,回國後就接到在韓國工作的朋友來的徵人消息。有位來自蒙古,同時在經營特教幼稚園的商人,由於蒙古缺少專業治療師,總要專程去帶這些小朋友到韓國治療,因此這位蒙古商人希望能尋找專業治療師前往蒙古工作半年。Pin 把握了這個機會,搭乘飛機前往未知的異國。就像許多發展中的國家,蒙古有著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
 


 

由於夾在俄羅斯和中國之間,蒙古的社會精英有著非常優異的語言能力。通蒙古語、俄語、中文三國語言是家常便飯,甚至有些厲害的蒙古人能通五到六種語言。一般階層的蒙古人會的語言則主要受學校語言教育影響,老一輩多半最擅長的外語是俄文,台灣人與他們在溝通上比較會有困難,而年輕一輩由於學校改教英文,用英文溝通多半沒甚麼問題。

雖然蒙古人很不喜歡北邊和南邊的兩個國家,但是「韓流」卻出乎意料的在蒙古深受歡迎。在蒙古的都市裡很容易就能聽到最流行的韓國音樂,街上到處都是韓國餐廳,電視上也很容易找到最新的韓劇。韓國時尚在這個草原國家引領潮流,你總是能在街上看到穿著韓流服飾的蒙古年輕女性。

另外像前陣子很紅的「江南 style」也在蒙古掀起一股熱潮,許多蒙古人模仿 MV 中的舞步,可以說韓國果然是亞洲國家的時尚領航者,現代大眾文化的影響力也真是無遠弗屆。
 


 

在我們想像中,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生活總是十分清苦,生活條件十分艱困,這個想像其實只對了一半,仍在草原上游牧或定居生活的蒙古人生活固然不比城市方便,但是他們畜養大量的牲畜,因此經濟條件多半比較富裕,反倒是城市中貧富差距比較大。同時這些住在蒙古包中的人們仍然保有好客的草原傳統,只要進入蒙古包中就是客人和朋友,將受到主人的熱烈款待。

蒙古人最讓 Pin 印象深刻的是他們隨性的生活態度。蒙古人不像我們習慣把事情都計畫得好好的,也比較不會把時間看的那麼精準,抱持著活在當下的精神。舉例來說,蒙古人跟你約某一個時間見面,他們可能早一個小時或晚一個小時到,對他們來說是很自然的事情。

如果是約出去玩甚至有可能感覺「沒有 Feel 了」就直接取消約好的行程,而且不會特別通知。這在蒙古人看來是非常自然也很習慣的事情,卻是讓 Pin 花了不少時間適應。

「蒙古人的隨性有好有壞,如果是被放鴿子當然讓人不太高興,但是蒙古人的隨性也讓他們碰到突發事件時的應變能力非常強,因為他們很習慣事情出乎意料發展。」
 


 

尼泊爾 登上與天堂最近之地

啾桑分享的諸多旅行經驗中,最讓我們好奇的是她在有「高山王國」之稱的尼泊爾的所見所聞。這個坐落在喜馬拉雅山脈上,境內有著許多6,000 公尺以上高山的國度,以虔誠的信仰、純樸的民風而聞名,宛如仙境一般的環境讓人在天地中感受到自然的崇高與壯闊。

啾桑會去尼泊爾,其實也是個突發奇想。原本啾桑和朋友間的閒聊中隨口說道︰「既然平地的國家都去了不少,接下來乾脆往山上跑吧!」
 


 

大部分人去尼泊爾旅行,都是搭飛機到中國再轉機飛到尼泊爾。啾桑的旅行為了節省經費,則是搭乘亞航先飛到吉隆坡再轉機尼泊爾。尼泊爾目前的經濟相當依賴觀光業,遊客的數量非常多。

一般來說去尼泊爾都會走一個叫做「金三角」的旅行路線,金三角的三個頂點分別是充滿虔誠宗教情懷,滿佈歷史古蹟的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世界自然遺產奇旺國家公園和依山傍水適合度假放鬆的波卡拉。除此之外,尼泊爾最著名的景點莫過於釋迦摩尼出身地倫比尼,許多佛教徒都會前往這個重要的宗教聖地參拜。

雖然尼泊爾號稱高山王國,平均海拔 900 公尺以上,但是其實除了靠近高山的地區地勢起伏比較大之外,尼泊爾的國土多半是高原或峽谷地形,旅行在其中不會感覺到「身在群山中」的顛簸或高低落差。
 


 

尼泊爾讓啾桑印象最深的就是「人們就像跟古蹟生活在一起」,神廟和古蹟不是遙不可攀,不可親近的存在。尼泊爾人生活在古蹟上,他們一整天的活動幾乎都與古蹟緊密結合。他們年輕男女可能就在神廟旁約會,朋友聚會可能以神廟當集合點,吃吃喝喝都在古蹟旁,甚至可能累了直接睡在神廟上。除了留給神明的祭壇外,神廟是非常親切的地方。

然而這不代表他們不再虔誠純樸,只是他們的宗教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這種與宗教緊密結合,追求和諧的生活態度也反映在他們的葬禮上。恆河的上游巴格馬蒂河位在尼泊爾境內,尼泊爾人就像印度人一樣,會在聖河上舉行葬禮。尼泊爾人的葬禮不像華人一樣哀戚,是很平靜而祥和的儀式,對他們來說生死只是自然必經的過程,無須大驚小怪。

儘管尼泊爾人有時也會抱怨他們的政府不是很有效率,現在國內有兩百多個政黨,彼此的政黨惡鬥讓人厭煩。但尼泊爾人仍然樂天知命,開朗的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天。
 


 

休息 期待著下一次的旅行

探訪過這麼多的國家,Pin 和啾桑對人生都有著不同以往的體悟。台灣人有著非常緊湊的生活步調,我們可能覺得這是因為活在高科技的現代都市中的關係,但是其實像智慧手機這類科技產品,尼泊爾和蒙古也沒有少。

這種繁忙生活節奏更像是一種選擇,有些國家的人選擇寧靜而祥和的生活方式,也許放下對財富的汲汲營營的和執著,才是快樂的秘訣。就在採訪的當天下午,Pin 即將飛往土耳其,開始下一段旅程。

「現在想想,我們好像已經好久沒有一起旅行了。」Pin 在結束土耳其的旅程後,預計和啾桑預計在今年九月要一起再去一趟蒙古。這次他們將在蒙古草原,開始一場許久未能重聚的雙人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