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滑臉書、IG 的你是不是越來越不快樂?淺談社群成癮下的憂鬱浪潮

社群網路帶來的並不只是新科技的福利,伴隨著使用者承擔的憂鬱、焦慮,在心理以及生理層面亦造成傷害,本文將探討社群媒體對年輕使用者帶來的風險。
By 加分誌 2019/11/27 11:30:00

社群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傳統媒體的樣貌,帶來了高速流通的資訊以及視聽娛樂之外,也讓人類生活方式有了衝擊性的改變。過去人們利用書信傳遞訊息、電話通訊,到今日的社群媒體平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隨之改變,年輕人更是深受其影響,生活重心開始以網路世界為主,平日談及話題多少也離不開社群媒體,儼然成為年輕世代自成一格的語言。
 

社群媒體憂鬱效應:錯失恐懼症與網路霸凌

社群媒體引發的憂鬱症在年輕族群中已是屢見不鮮,過去臉書 Facebook 的「讚」(Like)功能讓使用者過度與自身的人氣做連結,太看重「讚數」而引發的負面情緒造成的困擾,即使媒介改變,直至 Instagram、YouTube、Twitter 等仍可以觀察到如此情況,今日將「讚數」或「點閱率」作為金錢衡量的標準,雖不如以往單純以人氣作為使用社群網路的重心,仍舊造成了另一種壓力及焦慮。

社群媒體其中一項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訊,然而 LINE 原本立意良善的「已讀」(Read)設計竟成了使用者的另一種壓力,對於將通訊軟體視為現實生活對話的使用者而言,會因為沒有立即收到回覆而感到失落;除此之外,年輕世代更發展了其中的「說話禮節」,「已讀不回」、「不讀不回」普遍被視為「沒有禮貌」,這讓發送訊息者也備感壓力。


年輕族群將社群媒體作為生活重心乃是憂鬱的最大主因,其促發的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讓使用者在瀏覽他人的貼文或照片時會產生極度負面情緒,進而將自身鎖進社群媒體中,無時無刻關注或是發表貼文,深怕自己與其脫節,然而此舉動更加深了孤立與空虛感。在外國學者的錯失恐懼症研究中,年輕人對於社群媒體的使用需求與疲勞共存,國內許多量化研究更是證實這點。

除了錯失恐懼症之外,社群媒體的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也造成年輕使用者極大的傷害。在聯合國兒童基會調查報告中,全球約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輕人曾遭遇過網路霸凌,英國反霸凌組織更指出Instagram 為最容易發生網路霸凌的場域。網路霸凌成了現代青少年的自殺因素之一,透過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使得自殺率逐年上升。此外,社群媒體帶來的錯誤身體形象身體形象(例如修圖軟體盛行,讓年輕使用者認為這就是美的主流,並極力追求這樣的體態)、網路成癮以及不健康的睡眠習慣等等負面結果,大大影響了年輕使用者的健康。
 

少用社群軟體,遠離文明病

生命中總會有感到憂鬱、焦慮的時候,然而社群媒體的出現卻將其中的負面因子加大強化,除了讓年輕族群無法自拔,任何年齡層的使用者都難逃魔掌。過度將社群媒體視為生活重心乃是負面影響的主因之一,試著刪掉手機裡的社群軟體和通訊 APP,減少使用時間,這個世代的文明病或許能緩和一些。

※延伸閱讀:你還在滑 IG 嗎?研究指出社群媒體引發身心靈問題,尤其對女生影響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