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心理師方格正:眾人口中的幸福,不等於你的幸福

上了大學,我們擁有越來越多選擇,不再由父母、學校打理三餐,課堂上老師也不會盯著你抄筆記、做作業⋯⋯越來越多自己能決定、卻也害怕決定的事,如同蛋堡《少年維持著煩惱》中歌詞:「他常要猶豫很多選擇 頭髮的長度 鞋子的顏色他常要面對很多抉擇 舒服的床鋪 或老師的臉色⋯⋯」唱出我們每天內心都會上演的小劇場。
By 加分誌 2019/12/05 17:30:00
 

意識到自己有選擇,卻找不到標準答案

臨床心理師方格正曾在大專院校諮商中心兼任心理師,談到當時來諮商中心的求助的同學們煩惱千百種,其中佔最多數是對未來、對職涯的煩惱、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對未來很迷惘、不確定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回溯到自己當初選擇心理系的起點,方老師坦言當時的自己和一般學生沒有兩樣,其實對自己所選的科系、職業沒有太大的了解,只靠刪去法決定大學四年就讀的科系,笑言:「大多數的高中生,花了三年的時間準備聯考,卻只用了一週選填志願」。

幸運的是方老師對心理研究越讀越有興趣。方老師提到,其實有個心理學上的專有名詞「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說明了這個現象,在青少年轉變為成人的初期,我們開始要掌握自己的人生、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大至選擇科系,小至早餐吃什麼這些生活瑣事。然而在過往的經歷中,大多數的決定權都在父母、學校,我們不用負責、也不曾思考,這個重重的擔子卻突然在上了大學、出了社會後架在我們的肩上,我們開始迷惘,我選的科系是對的嗎?做什麼工作會成功?想要有人能告訴自己正確的標準答案。
 

大家說的幸褔≠我的幸福

某次到一所大學演講,方老師鼓勵台下的學生多認識這個世界、嘗試各種事物,世界上還有很多自己不知道、沒有接觸過的工作,嘗試延伸探索觸角的場域。而如何嘗試、如何認識世界,方老師說「用心生活」或許是個方法:在生活中培養興趣,很多工作可以由興趣延伸,方老師舉例自己有陣子喜愛重型機車而開始接觸,才發現重型機車存在一整個產業鏈,如維修、改裝、銷售、攝影、雜誌等各式各樣的工作。這些工作在大學時不一定讀得到、有老師教,當你主動去探索才能發現這些從來不曾接觸過的領域。演講完畢,一群大學生圍住方老師搶著發問:「老師,你覺得我應該讀研究所嗎?我應該考心理師嗎?」依然尋求著一個別人給的「標準答案」,即便這個選擇會走得很辛苦。

方老師說自己能理解他們為什麼聽不進去,多數人會對「掌握主導權」感到困難或不自在、因為未來會不會成功?有沒有可能失敗,這樣的「糢糊」其實比辛苦還讓人害怕,多數人寧可走上辛苦但看得到方向的路途,也不願意思考自己是否有別的可能性。往回看我們的上一代,在 20 到 30 歲之間,結婚、買房、買車好像都是理所當然,但是現在的人需要花更多心力準備、摸索,不論是工作或是成家的時間都延後許多,多了更多「糢糊」的時刻。

方老師說自己認為其實人生的本質就是「糢糊」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我們不會知道自己何時會死去。但從小到大社會、生活卻讓我們以為凡事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我們預先設下目標:25 找到工作、28 歲結婚、30 歲買房、存到一桶金等,沒有達到這些目標,焦慮、不安的情緒就會伴隨而來。
 

在困難的處境中,仍有能力讓自己過得好

在焦慮、不安的時刻,如何確信自己能過得好?方老師認為是否擁有與「模糊」共處的能力非常重要。如同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中,描述二戰時期集中營內一個猶太人父親為了不讓孩子幼小心靈受到傷害,告訴孩子在集中營的人都是參加比賽的人,只要完成任務就能獲得獎品、與母親重聚,孩子雖然不適應集中營生活,卻因為目標堅持到戰爭結束,成功獲救。最後故事或許不是 Happy Ending,卻也呼應著我們的人生,總是會遇到無法控制的改變,我們嘗試掙扎,或許不盡完美,但可以想想遇到這些糢糊、甚至艱險困頓的時刻,我們有什麼選擇,能讓自己過得更好。
 





方格正
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學博士。「希望不是這些頭銜幫我說話,而是我幫他們說話。」於 FaceBook 經營「心理師的心裡話– 方格正的工作隨筆」粉絲專頁,分享工作與生活觀察。與對心理治療/諮商、助人工作與個人成長有興趣的朋友互動熱絡。對於新手心理師的督導也不遺餘力。最近升格新手奶爸的他,也開始在粉絲專頁分享育兒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