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考試動向,讓壓力成為動力

稚閔在 105 年已考取一般行政普考,以第四名成績分發至外交部工作。原先就以高考為目標的她,因為中央業務負 擔大無法兼顧考試,後來離開單位成為全職考生,準備一年時間,107 年以榜首之姿考取高考一般行政類科。
By 加分誌 2019/01/01 00:00:00

考取類科:107 年高考一般行政狀元
學歷:成功大學 政治學系
年齡:25
準備時間:1 年

107 年高考一般行政各科成績
科目 分數
國文 61
法學知識與英文 82
行政學 84
行政法 86
公共管理 76
政治學 46
公共政策 56
民法總則與刑法總則 66
總成績:69.50(錄取標準:54.63)
 

選一條確定的路

政治系本科畢業,稚閔起先就選擇投入考科與過去所學相關的一般行政考試,談到報考國考的原因,她很真誠的回答:「在私人企業,常需要責任制,我覺得自己不適合。加上還沒有找到自己的興趣,因此就以大學所學專業為主,先嘗試投考國考。」
 

掌握課程資源,了解考趨勢

即使是本科系出身,過去也曾考取普考,稚閔第二次準備考試仍有補習,她提到:「特別是政治學、行政法、公共政策這三科,因為它們的更新程度最快。需要補習的原因就在於你沒有辦法一個人掌握這麼多流動的資訊。」稚閔還說道,配合補習班進度預習與複習、跟課全神貫注都是基本,此外也要把握當天解決問題的原則:「預習的時候發現不了解的地方,上課就應該聽懂。如果沒有,表示你真的很不懂,就應該在當天下課時請教老師。」

除了跟著補習班的課程進度,針對不同科目,稚閔的準備策略也不盡然相同。例如準備行政法,他建議:「不管是申論題還是選擇題,都是以申論的方式去做準備,才會把觀念打通,如果用選擇題的方法容易見樹不見林。」不過針對申論題練寫,稚閔只做行政法與政治學兩個科目。因為行政法的作答較制式,可議空間較少且不常有筆墨分數,政治學則是重時事與理論的個人見解,這兩科相較其他科目更需要有人指導。稚閔說明,申論題在上完一章節課程後就要練習,而且一定要請老師批閱。如果錯誤很多,應該依照評註重寫再請老師看過,問題不大才練習下一個單元。

稚閔也分享他的複習方法:「以行政學為例,因為課程初期最鬆,複習起來游刃有餘而且很精實。後面複習比較有負擔,一定看得比較隨便,所以上完一輪課,進行第二輪複習時,從後面往回看比較好。」另外公共管理是行政學的分支,內容七成來自行政學,稚閔也建議不需要單獨準備公共管理,只需掌握其中三成借用私部門管理的內容即可。

稚閔也提到專業科目中除了民、刑總,可參考選擇題的考古題方向做準備,其他科目像是行政法、行政學、公共政策等科目,近年出題趨勢都偏冷門、刁鑽,所以就他個人經驗,覺得練習考古題投資報酬率並不高。從這裡可以也看出稚閔對於考題趨勢做足準備。
 

壓力促使前進

許多人準備國考都會面臨壓力,詢問稚閔在考試期間如何調適?她也坦白自己沒有調適方法,就只能大崩潰。「我覺得很容易給自己壓力的這種人就會考上。你會覺得自己還不夠,還沒準備好。我這兩次考試放榜前都有不會上的感覺,結果成績都還不錯,所以我自己覺得有壓力是好事。」不過因為過去曾嘗試邊工作邊讀書,稚閔根據自己的經驗分享,如果無法成為全職考生,要有準備時間會拉長的體悟,這時就不需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狀態的讀書方式,並設定合理的時間目標。
 

遇到困難找對協助

高分上榜後,稚閔樂於與其他考生分享心得。之前回到補習班與學弟妹經驗分享,當時談到每個章節結束要練答申論題,有人發問若練寫不順利該怎麼辦。因為自己並沒有遇到類似的狀況,僅能就過去老師分享的考生經驗回答,也因此稚閔建議:「每個人準備國考可能面對的情況都不一樣,遇到問題的時候找老師解答最準,因為他知道每個學長姐的經歷。不論準備考試的困擾,還是人生遇到什麼困難,相信老師都很願意為同學解答。」

一年全職考生的壓力非旁人能想像,但稚閔運用這股壓力讓自己前進。從言談之中可以感受到她對於自己選擇的路看得清晰,透過檢驗,認清自己在國考這條路上的相對位置,找對方法與資源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