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專長、興趣,誰說沒有完美工作,107 年高考體育行政詹雅琪

雅琪在高中時就發現自己對「體育新聞」懷抱無限想像,因而投入校刊社,期間撰寫了多篇新聞,也有到各大國際賽會採訪的經驗,甚至還擔任棒球協會的實習記者。如此聽來,雅琪上大學後應該不意外的進入大眾傳播學系,但她選擇了最喜歡的「運動」,在運動與休閒管理學系度過大學四年,並以「記者」為目標,期望自己在大學四年多多充實運動相關專業知識,畢業後就能無縫接軌進入相關產業工作。那又是什麼契機促使她放棄記者之路,投入公職的懷抱?相對於記者的自由度,公職真的比較好嗎?
By 加分誌 2019/01/01 00:00:00
 

嘗試過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對文字具有極高敏銳度的雅琪,原本懷抱著記者夢,但到了大四,開始審慎思考記者這條路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考量到記者的工作時間不固定,尤其如果要走體育記者這條路,時常需要半夜關注國外體育賽事,且記者沒有明確的升遷制度、管道。雅琪左思右想後,認為自己還是比較適合朝九晚五的工作,於是投入網路行銷企劃工作。

不算換過幾間公司的話,雅琪畢業後投入網路行銷企劃工作共達 6 年,這期間,她待的公司給予很高的目標,卻撥少少預算,等於要她們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長久下來,雅琪開始覺得乏力,因為越來越難從工作獲得成就感。

考量自己對工作的要求,加上看到同學投入公職考試,雅琪因而興起了到公部門工作的念頭。不過她並沒有馬上投入準備考試,而是選擇先到市政府擔任約聘人員,體驗、了解公務員的工作內容。有了經驗後,雅琪更加確定進入公部門工作就是她要的生活,便開始重拾課本,並報名補習班的行政法課程。
 

只要確立目標就能戰勝心魔

雅琪鎖定體育行政,一來是因為興趣,二來是因為考科與大學所學幾乎一樣,僅有行政法需要從頭來過。「如果對考試科目有興趣,準備起來就會格外輕鬆」雅琪分享。從開始準備到上榜,雅琪共花了 1 年半的時間,但準備國考之路絕對稱不上順遂,雅琪原本認為行政法可以自己準備就好,於是靠著做歷屆試題來記憶法條、觀念,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在第一次高考接受震撼教育,因高考行政法有一半是申論題,在只有做過選擇題且沒有通盤了解箇中架構的狀況下,申論題基本上是拿不到分數的。

因此,雅琪決定報名補習班面授班課程,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雅琪從頭建立對行政法的認知,花時間練習申論題,最後,原本最弱的科目-行政法竟變成奪榜的關鍵。


 

專業科目準備技巧

行政法
分六大單元準備:誰做的、原理原則、程序、行政行為、救濟、最新決議,時事很重要,像是台大拔管事件就要關注,申論題可以從這些時事切入。六日會把上課錄音檔重新聽一次當作複習,還會寫兩題申論題給老師批改,總共寫了 4 個月、40 多題,結果考試的題目竟然剛好是有練習過的,所以絕對要多多練習申論題。

世界體育史
可以從外國史、中國史、台灣史、國際賽會發展及單項運動發展四個面向準備,彼此都有連結,要從這個時代有什麼特色去連結過往發展,像是台灣在國際上比較弱勢,1971 年退出聯合國後亞運、奧運都被迫退出,後來國際籃球總會會長威廉瓊斯授權台灣舉辦邀請賽:威廉瓊斯盃,透過這種國際賽會舉辦增加國際知名度。

運動自然科學
這一科原本是最弱的科目,結果變成最強科(82 分),秘訣在於把近 10 年考古題都看過,了解哪些單元比較容易出題,像是運動生理學就很常出題。

體育行政與管理
把這一科分成:時事(體育政策、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體育法規、基本行政概念三大面向準備,尤其要關注體育法規有沒有新修法條,時事部分就算考題沒出也可以融入進去。

體育原理
可分成:本質(體育、運動、休閒等名詞解釋)、教育功能(12 年國教的健康與體育領域、體適能排比、各類教學模式等)、各方面探討方向(像是體育的目標、功能、價值),因為這一科是基本科目,準備上要跟其他科目做連結。

運動社會學
架構如:定義跟範圍、基礎理論、各方面探討方向,雖然社會學家不見得都認識,只要瞭解基礎理論,懂得從社會學角度分析運動事件,就算考出不知名的學者,仍然可以拿到基本分,因此不必太過緊張。

「考公職是人生選項,要知道自己的目標,以後想過什麼生活,找到目標加上正確的方法就能考上,要相信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