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格 圖/ Shutterstock
「請問老師,學行政法有辦法速成嗎?」霖徊老師每當聽到這樣的問句,會苦口婆心對學生說:「法科沒有捷徑,不仔細搞懂立法背景、原由與目的,就算法條全部都背起來,依舊無法在考試拿到高分。」
面對越來越競爭的國考戰場,行政法霖徊老師在課堂開始前,總會先灌輸所有準備行政法的同學一個概念: 「要避免用以前準備升學考試的心態準備國考法科,雖然國考一樣有選擇題,但申論題的準備邏輯與選擇題截然不同。」老師強調,國考行政法申論題著重於論理過程,因為沒有正確答案,所以能否有效說服閱卷老師才是重點。
別人覺得無聊的內容就是你的致勝關鍵
要想在行政法申論題拿高分,如同前言老師提及的,要成功說服閱卷老師。而成功說服的關鍵,就在於花時間理解別人覺得無聊的內容。「當大家都埋頭死背法條的時候,如果你能花一點時間理解立法背景,以有脈絡的方式理解行政法,就算考試當下忘記法條,同樣能寫出有條有理、足以說服閱卷老師的答案。」
此外,霖徊老師建議準備行政法的同學要密切注意時事、社會議題,試著導入行政法的思維,從不同面向探討單一事件。
老師舉例:「以採購疫苗來說,人民有權利要求國家採購疫苗嗎?大部分同學看到這樣的題目,或許會直覺反應從保護規範理論切入,然而實際上重點在於行政的權利義務差異。國家有造橋鋪路的義務,但人民沒有權利要求國家造橋鋪路;同理,國家有採購疫苗的義務,人民卻不一定有權利請求國家採購疫苗。倘若從保護規範理論進行論述,反而會使答案變得狹隘,甚至無法舉出法條證明人 民有權利請國家採購疫苗。」
考古題做多少? 10 萬題不嫌少
看到標題大家可能會不自覺倒抽一口氣,但這確實是征戰無數考場的霖徊老師的誠心建議。「我知道有些人會認為太古老的考題不符現代需求而不做,但是『舊題可新解』,試著把民國 80 年到最近一年的考古題通通都做過,並思考過往與現代的差異,理解在什麼樣的時空背景下,會有怎樣的出題策略。」
霖徊老師強調的每一題都做過,包含大大小小行政法考試的每一題選擇題,不僅要了解正確答案的原因,同一 題其他三個錯誤答案也要理解為何錯誤,徹徹底底「榨乾」 每一個考題的價值。至於申論題,老師建議近五年的題目, 每一題都要自己試著詳解,更久遠的可以簡答即可。「寫多了,你會發現怎麼考就是那樣,遇到大考就不怕寫不出 來。」老師如此勉勵。
申論題答題策略與技巧
做了上百、上千題申論題後,真正上考場時,霖徊老師叮嚀:「先把每一個題目都看過,但不要花太多時間寫草稿,避免壓縮到答題時間。」老師以自身慘痛經驗為例:「我曾經拿到題目就寫得很開心,看到第二題才發現我第一題的回答比較適合放在第二題。」
申論題的結構使用三段式論述已是基本,但如果遇到一個問題有多個問號,該怎辦?老師認為,如果不同問號的回答有機會併在一起,那就合在一起回答即可,才不會浪費時間反覆解釋相同名詞。此外更要注意回答內容的比重,前言抓出爭點,接著進行論述、最後結尾,前言與主文論述的比重不應超過 4:6。
高普考競爭激烈,近年行政法考題也有越來越難的趨勢,霖徊老師認為要在行政法這一科拿高分,恐怕得朝司律考試的規格準備。但老師認為不必太擔心考試難度提升, 可以將現在的努力學習視為將來進入公部門前的打底工程,並非是為了考試而準備行政法,這樣的心態可以幫助 自己在準備過程中更放鬆,也更有動力。
申論題加分小撇步
霖徊老師不諱言地指出字跡美醜確實會影響分數高低,如果本身字跡不甚好看,可以找有格子的紙張練習作答,上下左右對齊,標點符號也用全形方式畫出來,一行以15 字為限。老師笑說,當閱卷老師看到如此工整的答案,視覺上也會覺得舒服,想繼續閱讀下去。
詳細內容請參考2022MyPlus狀元大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