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政與政策分析 高效率投資就有高報酬

李盼老師教你掌握考試重點與準備秘訣
By 加分誌 2022/03/18 00:00:00

文/艾格     圖/ Shutterstock

文化行政與政策分析可說是一門幾乎無邊無界,又極具考驗的考科,從事補教業多年的李盼老師總會形容 「文化行政與政策分析既簡單又困難」。老師表示,對某些人來說,就算沒有讀熟課本內容,也有辦法振筆疾書寫下滿滿的答案,但對於特定考生而言,無論怎麼寫就是拿不到高分。

李盼老師表示,準備文化行政不像其他科,用力地背就有基本分。相反的,文化行政需要打開腦袋,覺察公部門的文化政策背後意涵、不同執政者的施政風格,對於文化政策任何風吹草動,都要瞭若指掌。聽來很難,但如果遵循以下李盼老師的準備建議,或許文化行政與政策分析將不再是你的軟肋。

以結構性思考加上硬知識打底應戰

文化行政與政策分析出題範圍極廣,且大多沒有標準答案,例如以某個現象詢問考生該現象會帶來什麼缺點、 改善方法等等,都需要考生靈活思考,並以滴水不漏的邏輯應答。李盼老師表示,這對於習慣結構性思考的學生來說不難,但對於已經習慣仰賴背誦、逐條式閱讀的同學而言卻相當困難。

儘管困難,老師認為不必因此灰心,邏輯再強的人,若硬底子沒打好,依舊枉然;不擅長結構性思考的人,如果能培養文化敏感度並搭配硬底子功力,還是有機會拿高分。沒有標準答案的這科,對任何學生來說都是機會。

因此,想要在這一科拿高分,李盼老師建議,課堂上教授的內容一定要讀熟,平時還要多接觸文化相關新聞, 例如文化部、各縣市文化局等相關公部門發布的新政策,都要確實了解,並收集正反兩方意見,設想換作是自己會怎麼做?培養批判性、反思性思考很重要。

了解做考古題的意義

熟讀了課本內容,同時也培養了文化敏感度,接下來就是大量練習題目的時刻。李盼老師直言:「這是一個相對新的考科,所以原則上近十年,甚至再更久的考古題通 通都要做。」並強調:「與其漫天撒網延伸閱讀很多書籍,不如扎扎實實的練考古題。不要忘記,你是以考上為目標,必須把時間花在刀口上。」

老師解釋,考古題之所以重要,在於可以透過題目觀察歷年文化政策的趨向,並可得知當時國家重要文化政策、 施政遇到的困難、全球文化政策風向等等。再者,還可以分析過往考試偏向哪些類別,並從出題方式學習答題方式。 「聽起來很玄,但因為高考題目很長又很複雜,如果不習慣這種出題方式,剛看到題目一定會不知道在問什麼。練習考古題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抓到題目的重點,還能訓練我們得知出題者的傾向。舉例來說,如果出題者偏向保存傳統文化不被外來文化影響,而你答題卻往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融合,就很可能丟掉分數而不自知。」

申論題答題策略與技巧

文化行政與政策分析考題多元,老師建議,拿到試題花 10 分鐘審題都不為過。「為什麼建議 10 分鐘呢?因為如果只給自己 3、5 分鐘,反而會因為時間太短而更緊張。」李盼老師認為,先花 10 分鐘找出題目真正要問的問題,以及出題者背後的想法,接著進行擬答。可以直接在題目紙上寫大綱,同時也能讓草稿頁當作伸縮空間,萬一寫太多答案紙不夠用,至少還有草稿頁。

李盼老師接著補充,如何幫助自己的答案獲得更多分數:

前言:回應對題目的理解,必須展現自己有政策規劃、推動的能力。你可以想像前言就像是一個家 的玄關,玄關如果很有看頭,勢必會讓人更想看看裡頭長怎樣。

論點:請體貼改考卷的老師,盡量以條列式回答,幫助閱卷者快速抓到重點。
結語:綜整你的主要論點,做重點摘要,並再次呼應你的前言。


詳細內容請參考2022MyPlus狀元大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