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ylvia 圖/Pexels
收心法1:恢復日常作息以調適身心
每當收假前多少會感到些許怠惰、不適應,這些感受往往來自於放假時放鬆、快樂的情緒,與必須返校上課的疲倦感,這兩種情緒相互衝突所造成。離上課日越接近,更需要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例如可以回想上課期間做了些什麼,包括社交活動、飲食狀態、睡眠時間等。
收假最後幾天儘量不安排聚餐、慶祝、結伴出遊等社交型活動,避免過度消耗能量,給身心一段過渡期。當然,這也不代表收假前幾天完全不能出門,藉由散步、運動舒展身體或看看戶外風景,都有助於緩和情緒狀態。

飲食方面不用刻意寡淡,避免大吃大喝、維持均衡飲食,減少身體的負擔,無縫接軌平日的飲食習慣。
睡眠也是不可忽視一大重點,多方研究顯示睡眠不足容易產生心情沮喪、記憶力低落、免疫力下降等負面影響,上課前幾天最好把睡眠時間調整回日常作息,避免身體出現反彈,影響睡眠品質。
收心法2:規劃待辦事項,提早進入狀態
許多人總會抱持著「能休息一天是一天」的想法,休假結束前幾天處於無所事事的狀態,有時反而使得內心焦慮不減反增,和原本放鬆的目的背道而馳。面對即將到來的上課日,學會提早規劃剩下的時間、及早做準備,反而有助於調適自我、快速回歸上課狀態。

「列出清單」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例如該完成的作業都有完成嗎?第一天上課的地點和時間都確認了嗎?需要哪些文具用品或教科書?利用最後幾天的休假日提早準備吧!另外,你也可以選擇預習課業,找回上課的感受,內心就不會太過抗拒。與其眼睜睜盯著時間消逝,不如自己擔任時間的主導者。
收心法3:歸檔過去,期待未來
文字、圖畫有助於思緒釐清,因此有的人會通過書寫手帳、日記來「歸檔」心情。收假前可以花一點時間書寫或畫下心情紀錄,為過去假期中所做過的活動總結,整理回饋和反思自我,並規劃下一次假期的活動內容。不要為離去的快樂而感到可惜,應該要為將來感到期待,讓自己更有動力面對上課日。

「收心儀式」可以讓人脫離無所事事、過於鬆散的狀態,重新找回生活節奏。時間不會停止倒數,只要懂得善用時間,就能讓每分每秒過得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