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ANCY 圖/兔女狼提供
儘管專法通過,同性婚姻已成為社會理所當然的一部 分,但實際的面貌依然不為大多數異性戀者所知。兔女狼透過 YouTube 影片,希望破除大眾對於同性戀的既定想像和框架,用他們的經驗呈現同性伴侶的其中一種樣貌。
相似的價值觀搭配尊重與溝通
兔兔和狼兩人原生家庭類似,使得價值觀相近,從情侶到步入婚姻,不需要太多磨合,也沒有強烈的爭執。由於兩人和原生家庭分開住,產生對彼此舒服的距離,也沒有遇到太多家庭相處的困境。
狼說兩人能相處融洽是因為「運氣很好」,但其實他們也培養了互相尊重的默契。有時兔兔會說「我現在要在自己 的世界,有事情不要叫我,請傳訊息給我」,即便兩人只距離五公尺、看得到彼此,狼知道自己不能叫他,要用訊息傳達,給他自己的空間。除了保持適當的距離,兔兔也相信溝通的重要,因為「別人不知道你在想什麼,所以 要說出來讓對方理解」。

友善的面具之下 不理解依然存在
儘管同性婚姻已經被法律保障,狼表示大眾的認知有時仍銜接不上,「大家知道我要包容社會多元型態,但有時候會忘記。」長期以來的觀念無法因為法律而立刻改變,同時資訊的不足和冷漠,讓人們有時會退回過去的認知,評論現在更多元的樣貌。
根據兔兔的觀察,大多數人在面對面來往時,都會保持客套,對於同性伴侶給予祝福。然而在網路上,有些人即便 對兩人的背景不太了解,還是會對兩人的關係妄下定論。因為螢幕的阻隔,人們得以口無遮攔,且不需要承擔對方的表情和回應。
不受社會框架限制 妻妻的家務分工
兔兔認為「同性婚姻之所以有趣, 是因為權力分配會大洗牌」,異性戀婚 姻中,女性和男性分別扮演的角色已被社會規範,人們有時會因此必須從事自己不那麼擅長的事。狼舉自己朋友的家庭為例,爸爸在家照顧小孩,媽媽去賺錢養家,常被他人投以複雜的有色眼光。「但沒有太多女女的典範說,哪一個媽媽應該是什麼樣子」,因此兩人可以根據專長進行家務分工。
「有時我們會有經濟考量,看看誰賺比較多,誰要留下 來照顧小孩,這個選擇是沒有錯誤的,但套上性別,一切就 變得複雜。」兔兔說。
決心生子後 逐步完成身心建設
從 2021 年 1 月開始,兔女狼的頻道發布了一系列「小兔狼來了」影片,反思過往對婚姻、孩子的想法,並記錄了取卵、選精子的一系列過程。配合算命結果,兩人已經決定年底出國做第一次試管,由兔兔先懷孕,一年半多後狼再懷第二個寶寶。
談到為何下定決心生子,兔兔說:「我覺得我應該要生一個小孩,怕以後老了會後悔沒生小孩,就覺得現在一定要 做。」然而下定決心之後,還要持續面臨不安,「我知道我一定要做,但有點害怕,沒辦法想像有小孩的生活是怎樣。」 「可是很奇妙的是,當你越來越靠近這些事,你就會越來越感應到,就會敞開心房接納這件事。試管嬰兒準備時間很 久,身體在準備,心理也在準備這個狀態,身體和心靈都會越來越合乎那個狀態。」

儘管對小孩有很多想像,但兔兔坦言事情一定不會如預期發展。兩人只希望小孩能 認識自己、做自己。不盲從大眾的流行, 而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但同時狼也提 醒「找到自己很好,但不要插手別人的人生」在決定生子的一路上,兩人選擇聽取他人的經驗,但不會被其他人主觀的建議 左右,畢竟是自己的小孩,最終都還是自己要為這些決定負責。
想了解自己就要勇敢嘗試
從異性戀到發現自己是雙性戀的過程,對兩人來說就好像某天知道自己有「喜歡女生」這個隱藏選項,揭開了那種 一直以來對女生「有種喜歡的感覺,但難以分辨是什麼」的真相。兔兔覺得,儘管和男生交往可以享有社會框架的好處, 男生願意做很多事情,但一體兩面的是,基於生理構造,男 生並無法真的懂女生的處境,達到完全的契合。
狼相信愛情和性別沒有絕對的關係,並不是異性戀就比較幸福,重要的是回歸本質,重視愛與相處。撇除性別的框 架,兩人透過展現他們的生活型態,告訴觀眾「你可以既有一段感情,又在感情中做自己」,期待觀眾可以從中獲得啟發,也找到自己理想中和伴侶的關係樣貌。
兔兔鼓勵尚未確定性向、還不了解自己的年輕人勇敢嘗試,多體驗才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做什麼就勇敢去做「20 幾歲都有機會從頭來過」。對於還在猶豫是否出櫃的人,狼提醒大家現實生活還是很殘酷,如果自己還要仰賴家裡的金援,就必須要在乎家人的眼光。就很難做自己想要的決定。
組建自己的家庭、找到自己的樣貌及互相理解的人,這樣的狀態讓人羨慕。只要不放棄嘗試、了解自己,相信你也終能找到對的人,發展對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