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好緊張!台海危機下年輕世代如何自處?

夾處美中兩強之間的台灣,島嶼人民應該如何面對日益緊繃的美中關係?台海關係緊張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身為年輕世代,我們又該如何解讀越趨複雜的國際情勢?
By 加分誌 2022/11/01 00:00:00

文/LILY 圖/Shutterstock

萬眾矚目的中國20大落幕,「習家軍」大獲全勝,而中國人民黨黨主席習近平也正式第三度連任,意味著目前緊繃的台海關係、美中金融戰情勢,只會越趨嚴峻。

雖說國際情勢乍聽離大學生、市井小民的生活有段距離,但其實,美中角力之下的改變,早已悄悄滲透進台灣人民的日常生活。身為年輕世代,我們能夠如何自處與應對?

台海關係緊張!全民國防你準備好了嗎?

今年8月,被網友暱稱為「魔法阿嬤」的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旋風訪台,掀起國際大幅關注,台灣島國頓時登上各大外媒,如《BBC》、《CNN》頭版,而各界高度關注的原因,在於睽違25年,美國首度有高層官員訪台。因此除了總統蔡英文與裴洛西的會談內容,國際也緊盯中國的態度與後續發展。

在裴洛西離台後,中國解放軍便展開多日環台軍演,軍機多次飛越台灣海峽中線,國防部也批評中方做法「形同海空封鎖台灣」。對此外媒也分析,中國在軍演方面仍保有克制,如並未飛越敏感的台海中線中段,但捍衛「一個中國原則」的意圖也相當明顯。

至於民間態度,據《報導者》報導,烏克蘭戰爭催化的危機意識,也讓台灣民間的國防意識大增,以推廣社區民防觀念為旨的社團法人「台灣民團協會」便推出一系列課程,包括體能訓練、防衛訓練與急救訓練,期待社區民防力量可以補足政府缺口。

身為年輕學子,課業閒暇之餘,也可以多多關注相關資訊,不管是防災地點、提升體能的相關課程,若能提前熟悉,便能在危急時派上用場。

晶片戰、封鎖農產一起來,台商哀鴻遍野

除了環台軍演,美中緊張關係也反映在經濟制裁,其中又以晶片戰最受到國際關注。而夾處其中的台灣又是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基地,國內經濟更會受產業波動影響,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10月最新推出兩波對中的半導體禁令,嚴格限制原料與人才輸往中國,用意在避免智慧財產外流,同時打擊中國正大力發展的晶片產業。據專家指出,此波禁令恐令中國半導體業「倒退10年」。除重擊中國,台灣半導體業因依賴中國生產,也難逃餘震波及。

除了半導體戰爭,台灣重要的農產外銷也成為國際緊張情勢下的犧牲品,除了過往的石斑魚、鳳梨,自8月美中情勢激化,中國便暫停進口台灣柑橘類水果及部分魚類食物,100多家食品廠商也被禁止輸入中國,包括加工食品、果汁、糕餅等,台商損失恐達上千萬。

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可以在購物時多一分思考,增加對在地農產的支持。個人的小小力量,也可以成為雪中送炭的那股暖流。

培養國際觀!支持在地也連結全球

國際趨勢也許感覺離我們遙遠,但其實從日常生活的微小改變也可以窺見,如近年物價、油價的上升,便與烏克蘭戰爭、全球通膨相關。雖說個人力量難以撼動國際大事,但平時多關注國際時事,增加對全球局勢的敏銳度,除可以增廣見聞外,也可以成為業界瘋搶的國際化人才。

有了對於國際情勢更全面的瞭解,也可以更謹慎的分析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美中關係、台海危機,避免被不實消息誤導,也可以成為更負責任的消費者,在資訊爆炸、變動快速的世代,保有批判與獨立思考的能力,繼續腳踏實地的往目標邁進。

延伸閱讀

自由與和平不如想像中容易,俄羅斯為什麼要攻打獨立多年的烏克蘭?

世界人權議題:H&M的新疆棉花風波與維吾爾族人權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