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員工永續素養深耕社會不斷變動挑戰的 ESG 工作-專訪信義房屋永續發展辦公室協理陳丹妮

連續 16 年奪下「天下永續公民獎」, 信義房屋對永續的重視屢屢受到肯定。讓員 工都接受永續訓練、設立「永續門市」,並推動「社區一家」,甚至到淨零之島。全方面又多元的措施,顛覆許多人對不動產業的想像。本次 《加分誌》專訪信義房屋永續發展辦公室協理 =陳丹妮,與我們分享信義房屋的永續架構、措 =施及對永續趨勢、人才的觀察。
By 加分誌 2022/11/07 00:00:00

文/ NANCY 圖/ NANCY 攝影、信義房屋提供

40 年前,信義房屋的創辦人周俊吉寫下立業宗旨,提到信義房屋將追求「適當利潤」,而非最大利潤。照顧客戶和員工,超越追求利潤本身,可說是 ESG 的先驅。直到 2010 年, 設立專責單位,系統性地推動永續。

設立專責單位,統籌執行各有分工

信義房屋設立多個永續相關單位,互相配合協調。「永續發展辦公室」和很多企業以「搜集制」整合不同部門的永續成果不同,藉由提供外部的趨勢,讓各部門主動提案,永續發展辦公室作為管理單位,確保提案不損害任何利害關係人的權益,之後在「全面倫理管理委員會」召開會議,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

「企業倫理永續委員會」則負責則負責確認專案、執行並檢視績效,下轄環境永續小組、社會共融小組、公司治理 小組和供應鏈管理小組,每組約 6 至 10 人。另有「企業倫理辦公室」確保公司運行符合企業倫理精神,並進行相關案件審理、訓練計畫推行。

以 ESG 為架構推廣永續

有別於過往 CSR 世代中,企業從事淨灘、種樹回饋社會,信義房屋依照 ESG 指標建立永續方針,讓永續行動不只是做善事,而能跟上國際趨勢,以 ESG 績效被量化。

環境方面,信義房屋目標在 2030 年以前達成淨零碳排,不只是為了日益脆弱的地球環境好,提早進行溫室氣體盤 查、減量,便可以更好整以暇地面對課徵碳稅的全球趨勢,保有市場競爭力。

社會方面,信義房屋重視「共創」,一開始的「社區一家」專案,單方面提供人力、物力等資源,現在主動加入企劃行列,共同完成地方創生。2021 年信義房屋串連組織成立「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協助地方團體創業,得以營利並持續經營,當地方也獲得發展資源,青年將更願意洄游返鄉。

公司治理方面,企業倫理至關重要,信義房屋特別設置 企業倫理辦公室,為整個企業把關。



充實新知、帶動內外交流

從事永續工作,陳丹妮協理不僅要時時充實最新的永續概念,也負責知識的傳遞,成為各部門、關係企業、校園永續課程的講師,並擔任基金會的評審等。面對綠電等法規制定,也會以業者的角度督促政府。

提到部門如何選擇人才,比起專業背景,陳丹妮協理表示他更重視「人和」。由於台灣現行的永續專業科系仍不足, 在職場上依然有許多管道可以充實員工的專業知識。在個性上有上進心和向上發展的慾望,並認可永續理念,才能面對不斷更新的永續新知,持續保有熱忱,並融會貫通,達成更好的表現。

陳丹妮協理覺得,永續專案的魅力在於很快就可以獲得反饋,且能在專案中看到自己的貢獻,立即性地感受到成就 感。如與各國不動產業連線開會,制定全球第一份「不動產經營服務碳足跡產品類別規範」,讓未來其他不動產業可以以此為根據計算碳足跡。面對全新的挑戰,陳丹妮不僅不感到慌張,還很興奮,在永續的路上,只要有心,就可以成為開創者。

每一個員工都是永續推手

除了大方向的規劃,信義房屋以 「沈浸式永續」的理念,讓每一位員工都接受永續課程訓練,建立永續素養。透過桌遊、案例引導、實作等多種類客製化的教育訓練,使在不同崗位的員工能理解並在工作中運用。

當公司人人具備永續素養,作為領導統籌的永續發展辦公室工作便輕鬆許多,不需要 一一親自發想,並將工作分配給其他部門。現在所有部門都可以提案,永續辦公室提供永續經驗及專業建議。藉由在本來的工作中發揮一點小小的改變,就可以和永續議題連結,並藉此獲得價值感,讓原本普通的工作變得新潮了起來。



培養各領域永續專才,和產業需求接軌

陳丹妮協理也在大學教授通識課程,但他認為通識課僅能讓學生獲得初步的概念,無法真的深耕永續素養。課程設計若能更加落地,針對不同科系客製化相關的永續課程,才能真正讓各科系學生帶走實用的技能。

未來各種產業都需要永續人才,如綠色會計、各產業的永續標章,若能專精於某個產業的永續知識,便可以一人當兩人用,減少永續專家和其他領域專家溝通的互相不了解,成為即戰力。

信義房屋透過整體性的永續教育,建立公司上下雙向的互動,並打造「信義人、信義公司、信義社會」的進程,從 員工、整個公司,最後在社會發揮永續的影響力。在 ESG 的框架下執行永續行動,不只讓利害關係人看見信義房屋對永續的責任感,也和國際接軌,具備競爭力。不管是企業或學生,永續議題都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忽視的一環,未來永續將不只是願景,而是人人必須實踐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