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ERIN 圖 /photoAC
由孩子變成大人的過程 賀爾蒙帶來的情緒問題
青少年處於賀爾蒙急速變化的年齡,成長帶來生理上許多不適與陌生,而情緒中樞變的極端與衝動,青少年容易在這樣的狀況下失控,傷害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感到後悔,像是沒有安全閘的雲霄飛車,任由自己失去控制。而近10年網路社群的興盛變化,造就現代青少年較以往更重視金錢及外表,引發了許多焦慮與壓力,在賀爾蒙還未成熟的年紀中,難免有無法順利排解負面情緒的時刻,甚至成為引發憂鬱症的來源。
了解憂鬱症根源 消除舊有歧見
憂鬱症有很長的時間被誤解為內心的軟弱,其實成因非常複雜,而近年已被證實是腦內的化學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失衡所致。除了身體影響也與外在環境有關,而青少年容易遇到的問題,如家庭、感情、同儕壓力、學業問題等,都是外部常見的成因,卻很容易讓我們身在其中而不自知,所以第一件事情就從自我覺察開始。
憂鬱症狀別輕忽 細節透露情緒紅燈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及紐約城市大學學者,分析2015年至2020年的全國藥物使用與健康調查資料庫,顯示青春期前期(12~17歲)約有16.9%罹患憂鬱症,而青春期後期(18~25歲)則升至17.2%。根據衛福部於2021年的統計,青少年死因排名第二的就是「自殺」。

常見憂鬱症病徵包含:
1. 飲食習慣突然的轉變,如暴飲暴食、食慾變差,體重突然減輕或增加。
2. 經常性的身體不適,如頭痛、胸悶、腸胃不適、肌肉痠痛、疲倦、失眠。
3. 課業成績大幅下滑,注意力不集中,對任何事情都失去興趣。
4. 社交關係變差,沒有歸屬感,與身邊的人產生許多衝突。
5. 開始產生自我傷害行為。
如以上情形都發生超過兩週的時間,可以先上網作董氏基金會的「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後尋求外部幫助。

使用資源自救 關心自己也關心他人
如果你或身邊的朋友極需要有人對談、情緒不穩、想傷害自己,可以考慮利用身邊資源求助,如找大學的導師討論,或者找聊得來的朋友、老師、親戚聊聊,並優先尋找校園心理輔導中心協助,政府單位及民間也皆有提供服務:
1. 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1925 (24小時全年無休的免費專線)
2. 生命線:1995(24小時全年無休)
3. 張老師專線:1980(週一至週日8:30~22:00)
張老師網路輔導:http://www.1980.org.tw/
4. 全台各地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進行免費諮詢(可上網調查)
依照建議,也可以前往身心科進行治療,平時也可以多關心身邊的朋友是否有情緒異常,甚至常有缺曠課的情形,如果能主動了解情況並且陪伴,更能防止憂鬱症的發生。
避免批判發言 多付出耐心與陪伴
任何人都有可能因為人生中的巨大變化、生活中的壓力,甚至是毫無徵兆地得到憂鬱症,所以當家人或朋友陷入無法控制的負面想法時,盡量不要以批判的態度去評論他,耐心的引導,並陪伴他治療,慢慢養成規律的作息,才有可能逐漸從負面的泥沼拉出。
延伸閱讀
每天滑臉書、IG 的你是不是越來越不快樂?淺談社群成癮下的憂鬱浪潮
AI 分析如果你很常用這兩種表情符號,要小心可能有憂鬱傾向!
考試逼近讓人壓力山大? 緩解緊張這樣做,從身體到心理支援,打造考前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