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少買多少,從生活開始實踐「珍惜」的精神─ unpackaged.U 商店

全球每年平均浪費超過 20 億噸食物,卻仍有 230 萬的孩童被迫死於飢餓。據環保署數據,台灣平均每人一年的廚餘量約 96 公斤,與歐美並列浪費大國。2017 年由兩位 7、8 年級生,以 「惜物」的概念,開設了全台首家無包裝商店「unpackaged.U」,以不受包裝限制,不設購物量門檻的販售方式,讓大家在生活中得以實踐「用多少、取多少」,珍惜有限資源的概念。
By 加分誌 2018/03/01 22:30:00


開店動機:不喜浪費食物、製造垃圾

近年來,民眾環保意識抬頭,「不塑」(盡可能不使用塑膠製拋棄式用品)風氣盛行。各大知名品牌亦迎合這股風潮,紛紛推出特色環保杯、環保餐具等,甚至帶動了一波「綠色經濟」新商機。

去年 7 月底,有兩位年輕人:甫畢業自輔仁大學社會系,現年 22 歲的周孟宣,以及畢業自開南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曾 任物流代理公司高階行銷主管,現年 31 歲的黃尚衍,兩人攜手合作,在新北市三重區,開設全台首間無包裝商店「unpackaged.U」。

unpackaged.U 是散裝之意,有別於市面上常見的有機食品店,店內多販售散裝日常用品,且多不具包裝,店內也不另提供包裝,採秤重計價,即使只買幾克也 OK,用多少就買多少,避免家中產生不必要的浪費。
 


▲美國女孩造訪 U 商店,帶了大大的玻璃罐來買有機黑豆、以及台灣芭樂乾
 

店內主要銷售各種家庭常用食材:米、豆、通心粉等,裝在 Candy Bar 常見的糖果機中,讓消費者自行盛裝在自備容器中。除此之外,店內亦販售如有機黃豆、黑豆,不施灑落葉劑的老鷹紅豆等。店內不設招搖醒目的說明布告,取而代之的是精簡、有趣的產地小故事與建議烹調方式小卡,對消費者而言更為實用。
 


空間配置寬敞、簡約,大片落地窗旁附設有複合式咖啡 Bar,可供消費者逛累時小憩一番,這一切,都讓實踐環境友善變得時髦又有趣。黃尚衍與周孟宣如同店內輕鬆、自在的氛圍,2 位店長對於實踐環境友善的態度也相當平實。

尚衍說:「當時和孟宣在某次朋友的聚會上相遇,兩人都對海外盛行已久的『無包裝商店』很感興趣。幾次交流後,發現兩人過去都深受家庭教育『惜食』概念影響,從小就不喜歡浪費食物、製造垃圾。以前我看到自助餐廳的回收區,常有人把吃不完的食物丟掉,覺得很浪費。孟宣更是早熟,13歲左右就會在家煮飯給家人享用,對於小家庭中常見的食材種類與保存方式都有概念。
 


因此我們決定攜手合作,在我從小長大的三重社區裡開店,實踐我們對消費方式的理想。」實行環保,不用靠費力宣導、疾呼口號,unpackaged.U 的店內甚至仍售有少量的包裝商品,保留消費者選擇和適應上的彈性。

尚衍說:「過去常看到很多激進的環保人士,但我們並不會刻意告訴消費者,什麼一定是好的或對的。我們從自身做起,開店,是為了提供我們覺得理想的消費方式、販售我們喜歡、認可品質與來源、且成分亦獲得標準檢驗合格的商品。能獲得消費者喜愛、回購,等同於自己的想法獲得了認同,成就感也是加倍。」孟宣更表示,雖然開店的挑戰不少,對她而言,最有成就感的事,莫過於聽到消費者說:「你們的東西真的好好吃!」
 


▲unpackaged.U 採秤重計價且不設購物門檻,果乾、乾燥蔬菜片等零食,也可以吃多少、買多少。
 

無包裝 對保存與進貨都是考驗

沒有包裝的保護,保存成為無包裝商店的第一項考驗,尚衍說:「台灣環境潮濕,食材保存不容易。開店前我們對進貨品項做了很多研究,並將想賣的食材種類,分類裝在罐子中、置於室溫下,確認它的存放極限。」尚衍說,直到現在,仍有消費者想買,店家卻無法克服存放問題的食材。
 


▲U 商店販售的蜂蜜,也是台灣自產、經檢驗合格的優良產品。
若忘了準備容器,可在店內購買可重複使用的小玻璃罐盛裝


「如糖、鹽等粉狀調味料,沒有包裝的話容易結塊,在我們還想不到更好的方法前,無法提供散裝式販售。」除了保存,要說服上游廠商,同意使用破格的形式販售,也是一大考驗。尚衍指了指店內的大型桶裝洗髮精說:「這款洗髮精的廠商是 Sandi 仙蒂,是台灣在地歷史悠久的品牌。但要說服他們賣給我們既有包裝以外的桶裝洗髮精,費了很大的力氣。

沒有制式包裝、讓消費者自行盛裝的消費方式,都會讓廠商產生疑慮,我們的進貨量又不大,只能慢慢說服廠商,保證我們會親自監督銷售現場。廠商願意放下疑慮,和我們合作,表示也認同我們的經營理念,我認為相當值得鼓勵。」

尚衍說,雖然坊間常見到主婦使用檸檬皮等天然素材自製洗髮精、洗碗精,同樣具有環境友善、惜物的精神,卻不可能在 unpackaged.U 販售。「店內販售的產品一定要有清楚的產地、成分標示與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認證。因此,惟有企業願意和我們合作,我們才有可能賣給消費者。」

尚衍也和我們分享一件令他感動的小趣事。開店約兩周左右時,某位年約 5、60 歲的阿姨抱著一個容量約 2000ml 的大汽水寶特瓶來店光顧,請他幫忙在寶特瓶中裝滿洗髮精。「連中年婦女都願意改變原本的消費習慣、嘗試於生活中實踐『減塑』了,我們更沒有理由怠惰!」
 


 

自炊是趨勢所向 看好消費新概念

從高中開始就會主動觀察社會趨勢走向,尚衍堅定地表示:「未來,台灣在家自炊的人將會越來越多。」由於景氣持續低迷,政府對企業徵收的營業所得稅提高,反映到物價上導致物價飛漲,但勞工薪資卻沒跟著漲,未來外食一定會越來越貴。「最近麥當勞就先漲價了!」因此,受到經濟壓力所迫,回到家中自炊的民眾一定會越來越多。而 unpackaged.U 用多少、買多少的消費新概念,除了避免浪費,更為這些單身貴族、小家庭,減少儲存食材的麻煩。
 


現階段,unpackaged.U 在經營上仍有許多挑戰。包含店面位置位於交通較不便的地方,較難觸及更多消費者等。unpackaged.U 的兩位店長,為此正考慮開設分店以及經營電商的可行性。近日 unpackaged.U 已跨出第一步,開設了線上蝦皮賣場。雖然勢必得調整店內不提供包裝、無最低消費門檻限制的原則,但 unpackaged.U 仍堅持以 PLA 玉米澱粉分解袋、可重複使用的乾淨包材包裝,盡可能減低對環境造成的傷害!

面對未來的種種考驗,尚衍談到支持自己的重要動力:「我常想,若未來自己有了小孩,我希望留給我的孩子什麼?錢財?人脈?都不是。我付出努力,不單只是為了工作發展,更希望能留給自己的後代子孫,一個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 unpackaged.U 提供民眾另一種新型的消費方式,一種對自己、對他人、對環境都友善的環保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