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硐生態教育園區負責人胡庭碩:我們值得活成更好的樣子

近年來,「綠色生活」議題漸漸受到社會重視,在猴硐有一群人不只在生活中實踐,更試圖傳播他們對「友善環境」的理想。「做環保」不只是自己帶環保餐具,猴硐生態教育園區負責人胡庭碩告訴我們:這是人與土地、人與文化的連結和對話。選擇使用對大自然友善的方式生活,其實是件很酷的事情!
By 加分誌 2018/05/01 01:00:00


環境問題 是如何追尋生活意義的問題

在工業時代來臨以前,傳統文化時代的人們,生活一切所需都來自土地,講求「愛物惜物」、「敬天惜福」的精神,注重人和土地之間的互動關係。猴硐生態教育園區負責人胡庭碩認為,造成環境問題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傳統文化的「惜物」精神不再。
聊到綠生活推廣,庭碩話匣子打開就停不了:「環境問題,或是對『物』的浪費,不是道德議題,而是我們忘記了生活要怎麼過得有意義。」在舊時代,人們和生產出的物品有很直接的關係。人們從自然中採集原料、花費腦力設計、投注時間與心力生產,然後成為可供使用的物品。人們知道做出來的物品會送到誰手上、會被怎麼樣的使用,也因此,他們懂得欣賞其他人生產的物。
 

「在現代高度分工的工業化生產下,我們不知道我們為何而勞動,我們看不見我們的勞動是為了誰而做、會被怎麼樣使用,更看不見勞動與大自然的關係。當我們無法感受勞動的意義,也無法感受我們與自然的關係。漸漸的,我們無法珍惜我們使用中的物品,無法珍惜我們與他人、與自然的關係。所謂的惜物,不只是珍惜物件本身,也是珍惜物件背後的他人所付出的時間,及其與自然的關係。」

庭碩同時發現台灣許多在地文化正在慢慢消失。庭碩說:「那時候想得比較簡單,只是想要保存那些文化精神,所以參加很多社會運動,但我發現最根本的問題是這些文化精神消失在我們的眼界中,它在當代的生活方式中被取代了。」因此他決定接手經營由荒校改建的猴硐生態教育園區,並陸續規劃、推廣各種綠色生活相關活動,試著為傳統文化中「環境友善」的生活方式寫下適合當代的新頁。


 

從邊吃邊玩找出你的綠色新關係

猴硐生態教育園區目前共有四位經營夥伴,從人們生活所需的飲食、器物、日常生活經驗等層面出發,規劃綠色生活體驗活動。目前有「有田有器綠生活小學堂」、「有森有河友善小食堂」、「猴硐生態教育園區」三個主要品牌。

庭碩說:「『 有田有器 』 的『田』,代表的是人類跟大自然互動的合作空間,我們促進了某些東西的成長,那些東西也為我們所用,所以我稱這個空間叫田,然後『器』是指你用你的雙手,從田裡面取得材料或進行製作。」對他而言,環境友善是一種生活與思考的態度,藉由蜂蠟布、陶藝等手作體驗課程,讓環境友善的觀念能從孩提時期便開始培養,也讓大人對綠色生活有新的想像。

他說:「透過親手做,可以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欣賞器物、珍惜器物。像之前的衛生紙漲價事件,我們就趁機發起讓大家來做藍染手帕的活動,告訴大家除了狂買衛生紙外,其實我們有什麼別的選擇。」
 


▲猴硐生態教育園區負責人 胡庭碩


「有田有器」傳達的是環保、惜物文化,「有森有河」則是綠色飲食文化的體驗。庭碩說:「我們不把它當作食堂,我們把它當作一個策展空間。」不只選用環保、有機的食材,也會藉由「說菜」的活動「偷渡」許多有趣的食材故事和環保知識,讓大家思考和人和食物間的關係。

「比如說我們選人道飼養的桂丁雞,就會在說菜儀式裡和大家聊聊食物的故事。譬如台灣人喜歡的雞肉口感,與其他國家截然不同;譬如商業化畜牧下的動物福利問題……我們透過這些方法,不只是跟本來就知道這些事的人溝通,也讓本來不知道這些事的人明白。」庭碩賊賊的笑說:「等於是把人騙來跟我們吃飯以後,他就會發現這些事其實是很有趣的。」
 


▲從鋸竹子開始動手做竹吸管
 

除了飲食、器物,生態教育園區還有「志工旅行」計畫,參加者藉由擔任園區農活志工,了解生態知識、協助準備伙食、製作屬於自己的綠色產品等一系列活動,體驗不同於過往的生活方式,看見自己改變的可能,並進而實踐。

庭碩笑著說:「有的人來之前什麼也不知道,只覺得這個活動好像很潮,什麼無塑生活、減塑運動他都不知道,但來了以後,他親手做了一塊蜂蠟布,開始每天出門都會帶一塊布用來包食物,他的朋友看他好像瘋了一樣變得非常重視這件事,就也一起過來看看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看到很多人因為來過這裡而開始有不同的改變,我很喜歡這種 magic moment。」
 

▲志工夥伴們共同準備伙食
 

你的物品 其實可以陪著你一輩子

生態教育園區的手作課程還有一項特點,就是「永久保固」。庭碩表示:「像我們做藍染,因為我們的衣服不會泡定色劑,所以你大概穿一年半,T 恤顏色就會慢慢退掉,但只要那件衣服你還願意穿,你就帶回來再染一次。這個東西就是一個 circle。」

庭碩提到了前陣子發生的金屬吸管爭議,其爭議點在於使用金屬吸管可以拯救海龜,但生產金屬吸管時排出的溫室氣體,卻會危害北極熊。因此,猴硐生態教育園區順勢推出了同樣「永久保固」的竹吸管手作課程,帶人們從上山劈竹子開始,打磨一根竹吸管。
 


▲在校園內的菜地採摘需要的食材


不經任何加工的竹吸管無法永久保存,使用兩三年後有可能脆化。庭碩說:「那就再上山來,我們提供場地工具,你再做一根。你的雙手會記得怎麼做。」園區的藍染、蜂蠟布課程,也都是永久保固的,若褪色或掉蠟,也可以回去修補。

「有田有器」的「器」,代表的就是傾注人們的情感而製作出的物品,若你珍惜一項物品,即便它受損或毀壞,你會試圖透過修復來加長它的生命週期。庭碩強調,「repair」其實就是環境友善的重點精神。「人與『物』間除了使用關係外,還有情感。這是種付出過一段時間,一起經歷過各種事情的社會關係。除了買新丟舊外,我們是有可能可以與『物』一起成長的。」


 

期許自己成為承接幸運種子的白武士

訪談過程中,庭碩跟我們分享了《GOOD LUCK:當幸運來敲門》書中,白武士與黑武士的故事:「魔法王國的國王發起一個挑戰,請黑武士和白武士在森林裡尋找四葉幸運草,黑武士便到處問要去哪裡找,問湖泊女神、大樹伯伯,到處問以後才得知這個森林已經好多年沒有長出幸運草了,他很生氣,覺得國王騙了他。

白武士也同樣問了這些人,但他緊接著問『為什麼長不出來』,得知是因為土壤與水源不合適,他便聽湖泊女神、大樹伯伯等的建議,把土石鬆動、疏通水源,弄了一小塊可能適合幸運草生長的土地。
 


▲手作竹吸管


每年 10 月,魔法王國都會下一種像金色種子的雨,大家都覺得這種雨很討厭很麻煩,結果雨季過後,白武士發現他整理的那塊地居然長滿了幸運草。原來每年的那場黃金雨,其實就是幸運草的種子。」庭碩說:「這個故事對我來說,就是告訴我要準備好。如果我一直在這條路上,只要把田拓墾好,哪一天幸運草的種子播下來,那時候的我才能夠承接這一顆種子。」

目前,一直走在這條路上的生態教育園區夥伴們,仍舊面臨挑戰。「最大的挑戰應該是缺乏企業支持,因為這裡的硬體維護負荷很重。我們剛來這邊時,整個屋子都在漏水,但資金有限,便自己花了 2 個月、超過60名志工人力去處理它,以為完成了,結果雨季一到還是繼續漏水。」

對推廣綠色生活這件事的堅持,讓庭碩與他的夥伴們在這裡繼續努力著。他同時也勉勵我們:「不要輕易跟價格與便利性妥協。如果你也認同做這件事很重要、這樣的生活方式應該會更好,那你就要去做。我們不是只是活著就好,我們其實可以活成更好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