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真做好一件事?吳慷仁:「你必須熱愛它」

「我的人生並不是一個有趣的、高潮迭起的故事,相對來說是很『笨』的。」被媒體喻為「苦工型演員」、「拼命三郎」的吳慷仁,有別於外表從容、優雅的形象,訪談中反覆提自己累積經歷的方式很笨、不鼓勵他人效仿,我們卻總能隔著螢光幕,透過他的演出,感受到他對表演的熱誠。
By 加分誌 2017/11/01 17:00:00

 

沒天分 可以靠努力來彌補

說到吳慷仁,觀眾必然對於頻頻出現於螢光幕前、演出各種不同的戲劇的他絕不陌生。無論是《下一站,幸福》中深情的花拓也、《出境事務所》中的生命禮儀師聖哥、《一把青》中看似玉樹臨風實則深情細膩的飛官郭軫、《植劇場-戀愛沙塵暴》中極力配合千金女友而做出各種荒唐戲謔事蹟的林亦得,到近期《麻醉風暴》中飾演處事圓滑、心機深沉的保險業務員葉建德,都讓人印象深刻。

電影《白蟻慾望謎網》中,他飾演一位外表看似正常、實則有著偷竊內衣褲癖好的上班族白以德,複雜的心境醞釀下種種病態的舉動,讓《白蟻》從預告片一曝光就有相當高的討論度。上述的角色,無論是內在個性或是外在形象都落差極大,但慷仁皆能精采詮釋,精湛的演技,讓人對該角色、對這部作品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更是獲獎常勝軍,從 2013 年以《愛在旭日升起時》張廷旭一角獲得第 18 屆亞洲電視大獎最佳男主角, 2015 年以《麻醉風暴》獲得第 50 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獎,於第 51屆金鐘獎中以《一把青》獲得戲劇節目男主角獎。
 


26歲才踏上演員之路的他,如何能在數年間累積大量的演出經驗並習得技巧?他只說:「當你知道自己能力不足,就多接一點戲,最好可以不要停止演出。」像驚豔四座的《出境事務所》,因為是客語戲,對大部分演員來說,要使用平日不慣用的語言演出,是很大的挑戰。但他仍接下了這個角色,演出期間每天戴著耳機聽台詞熟悉客語的標準發音,求好心切的他,還曾為此壓力大到失眠。

求好心切的偏執,對他而言並非形塑成就的緣由,而是人生的鐵則。「一切都是為了生存下去。唯有成功,才能被看見。在此之前無論多麼艱辛都無人聞問。」自小肩負家庭的經濟壓力,他坦言過去沒有多采多姿的校園生活,滿腦子只不停地思考要做什麼工作、能否賺到夠多的錢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

26 歲前曾做過 40 種不同的工作,不變的是這份求好心切的偏執。英文能力不佳的他, 24 歲第一次隻身北上至一間酒吧工作,為了成為一名能獨當一面的 Bartender,看不懂各種英文、法文酒名的他,下班後一個人跑去敦南誠品翻調酒書,一點一點地熟記,幾次看到直接睡在誠品的地板上,終於成為一名讓熟客指名、信任的 Bartender。
 


起步相較於許多演員稍晚的他,剛開始演戲時,連台詞都唸不好,講 5個字就要 NG 20幾遍。「除了演出時頻頻 NG讓劇組和演員等待、很痛苦,收工後檢視自己的表現也不滿意。即便戲的收視率出色,你也會覺得那是劇本、是導演、是其他同劇演員的功勞,無從找到肯定自己的地方。」

「接觸到很多優秀的演員,感受到人家的好,就更容易覺得自己不好。演員在某部戲中累積的經驗,到了下部戲中,和不同的導演、劇組合作,也不見得都能成立。不斷地接戲演出,就不斷地經歷這樣的迴圈。只能說,每一個人生階段,都必然會有陣痛期,但累積在身上的經驗會一直存在。
 


當我真的理解到,這些經驗、經歷和感受是可以拿來運用的,已是成為演員的 5年後。原來過去經歷的不會白費,而最初我曾以為『很有天分』的那些人們,可能也不是真的光憑天分,而是因為他們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相當努力、紮實地累積經驗,才換得了讓別人看見的機會。」

「我知道我沒天分、不夠好,怎麼辦?兩年前我終於獲得一個肯定的答案:『天分這東西,是可以靠努力來彌補的。』入行前五年,這句話對我而言是問號,現在則是能給這句話肯定的結論!」
 


 

追求改變 才能讓別人看到更多可能

「雖然在台灣的所謂表演環境裡,不見得人人都希望你改變。畢竟它是一個商業性質的專案,常需要演員亮麗的出現在螢光幕前,雖然偶而也會有不需要的..但當你意識到自己可以做到演出上的突破,就會想追尋更多可能性!因為,我只會演戲。」

就連說出「會」做某件事,慷仁說,都是要負責任的。「我們通常很難輕易說出我『會』做某件事,因為說出這句話是要有些自信的。例如我打籃球,跟我『會』打籃球,聽者認知上有著絕對的差別。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能講出我『會』表演、我『可以』表演。當你發現表演是這麼好玩的事,就不再是表演來找你,而變成你會主動去追尋表演上的各種可能性。」

「但人是很容易被既定的印象、想法影響的,演員更是如此。在競爭激烈的演藝圈,當環境沒有那麼多機會,而你希望能被看見,你也必須強迫自己改變,讓人家看到你的各種可能性,才容易讓人看到。」

要做到不斷的改變、並告訴大家「我可以」、「請讓我試試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關於這點,他笑說:「我想這和心境有關。作為一個演員,要能拋開羞恥心、放下身段。在鍾愛的表演面前,你很謙卑,就跟談戀愛一樣。你既然這麼愛它、想要得到它,何必在乎其它的?」
 


 

試著去找出真正熱愛的事

那麼,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慷仁說:「當你對某件事物朝思暮想,不要擔心太多,就試著去做吧。就像談戀愛,你很想念一個人,那就去追他吧!就像昨晚我看的電影《走音天后》,其中的主角 ─佛羅倫斯夫人,在故事的最後說 :『大家都可以說我不會唱歌,但他們不能說我沒有唱過。』」

「我很慶幸,能找到自己真正熱愛從事的工作 ─表演,而表演又成就了我目前的生活、事業,我不用再擔心生計;在另一個層面,它成就了我現在的樣貌、心境,以及所謂的自信。這對我而言很重要,因為在我的人生中,沒有做過太多令自己感到自信的事,表演是這少數之一。」
 


但對於仍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的年輕人,他也說:「我知道,很多人未必能找到自己真正熱愛做的事,你所讀的書、在校園的經歷,在你踏出校園不見得能馬上被大家看到。我以前是念電子的,但我現在甚至不會修燈泡。在校園內,你可以按表操課,但重點是踏出校園後,接下來你該怎麼辦?誰能幫你找到想做的事?剛出社會,你可能反倒必須受僱於某單位『幫別人』做事,即便如此,你也必須去思考,你想要做什麼工作?或者,你想在目前的這份工作上得到什麼?」

常被年輕後輩請教如何進入演藝圈的他,語重心長地說:「我當然鼓勵大家追尋自己的理想,但真正能藉此維生的人少之又少。年輕人要有長期的規劃。在決定成為演員前,我給自己 6年的時間,我想,若是 6 年後搞不出什麼名堂,那就算了。

很慶幸的 6 年後得到了肯定,讓我找到持續做下去的力量,我可以繼續演,至今已經 8 年了、即將邁向 9 年,我仍認為現在的資歷還太短了。當你認真做一件事,可以做到 10 年以上自發性的精益求精、希望能讓它更好,前提是你必須熱愛它。那段路很寂寞,可能讓你感到灰心的事太多了,也許你追求的只是人家稱讚你一聲:好棒,為此你可能要花上超過 10 年的時間。這麼做好像很笨,可是你還是必須嘗試。」
 


 

世上的收穫與肯定 大多需等價付出換得

對於肯定與成就,慷仁說:「不會有從天而降的好處,樂透其次(笑)。不會有人平白無故將好處端到你面前,對你說你好棒、你值得這個。收穫永遠都是我們必須很辛苦地流血、流汗、甚至流淚,才能獲得一杯溫暖的熱咖啡。世上的收穫與肯定,大多要用等價付出換來的。」

慷仁在第 51 屆金鐘獎以《一把青》獲得戲劇節目男主角獎。在台上的一番致詞,讓粉絲和許多同樣在影視業界努力的人們為之動容。「我希望電視台開發更多不一樣類型的戲劇,還有很多的演員在等,像我以前一樣,等待一個有曹導這種導演的眼光,選中了我。
 


▲《白蟻 - 慾望謎網》中,吳慷仁飾演白以德,為戲減重 14 公斤,為了更逼真呈現出主角殘敗虛弱的樣態


其他人可能沒有那麼幸運,我們需要的是多一點選擇,幫幫我們,我們可以更好,也許我們不是最有天分的,但是,我們總是可以當最努力的那一個。」展現出他不僅對自己,更是對工作環境、對台灣整體影視產業的期許。

問到他當時為何選擇在台上說出自己的感慨,慷仁說:「我一直覺得好的戲劇、音樂,能帶給人們繼續生活下去的動力,更別提它帶著很大的商機。那為何現在產業環境卻如此混亂?我相信我們有能力讓它好,只要每個人願意在某些地方再堅持一點、再講究一點、再辛苦一點,是不是能夠把它做得更好?某個人這樣做,就會有更多人效法,那麼就更有可能讓整體變得更好。」追求自己能有更多表演上的突破、也期許更多人能同樣展現出精益求精的態度。他身體力行,在每個鏡頭中,讓我們感受到他對戲劇的熱愛與執著。
 


▲吳慷仁於《一把青》中飾演年輕的飛官郭軫


▲吳慷仁於《麻醉風暴》中飾演保險業務員葉建德,與主角黃建瑋有多場精彩的對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