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風潮正盛 推動本土文化的力量

近幾年以台灣本土語言作為載體的創作如雨後春筍出現,無論在戲劇、音樂、 影像領域有越來越多創作者發表結合母語的作品,可見台灣本土語言的復興運動蓬勃發展。為什麼這麼多人努力投入母語文化的傳承?又有哪些學習資源可以使 用呢?本單元將深入與讀者分享母語學習的多元管道,以及不容小覷的魅力!。
By 加分誌 2022/05/04 00:00:00

文/ Giselle 圖/ Shutterstock

傳統文化的嶄新演繹 母語創作能見度提升

2017 年,盧廣仲主演的台語劇《花甲男孩轉大人》風靡全台,主題曲「魚仔」 不僅入圍金曲獎四項大獎,更榮獲年度歌曲獎和最佳作曲人獎,片尾曲「明仔載」 也享有高傳唱度。劇中一段三分多鐘、一鏡到底的精彩父子台語對戲在臉書上瘋傳,累積達 800 萬次的觀看數,造成討論熱潮。

2021 年播映的《斯卡羅》、《茶金》電視劇,也都是近年十分具代表性的母語作品。《斯卡羅》改編自陳耀昌歷史小說《傀儡花》,劇中台詞由排灣族語、台語、 客語、英語、華語多種語言並陳,忠實呈現 150 年前的台灣作為多種族文化融合的場所,同時展現族群間的交流與角力。《茶金》故事靈感來自新竹北埔的茶商姜阿新的故事,為台灣首部海陸腔客語劇,以細膩的服裝道具呈現 1950 年代上流階級的生活樣貌。

另一方面,母語流行歌曲也廣受矚目,2020 年阿爆以融合排灣族語、英語的 「Thank You」榮獲第 31 屆金曲獎年度歌曲;在第 32 屆金曲獎頒獎典禮中,金曲歌 王羅文裕及化名「草頭茱小姐」的金曲歌后彭佳慧同台,帶來一連串活潑輕快的客 語組曲,被譽為客家版「La La Land」。母語創作的多元化漸漸打破大眾對於母語陳舊、俗氣的刻板印象,儼然成為一種流行風潮。

本土語言滅亡倒數中! 多種母語被列為「瀕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語言面臨滅絕危險的情況分為五種程度:不安全、明確危險、嚴重危險、瀕臨滅亡和滅絕。根據教育部「本土語言資訊網」的資料,1986 年∼ 1994 年出 生的台灣人(現 28 至 36 歲)說台語的比例僅有 22.3%,2021 年主計總處的人口普查資料顯示,6 至 14 歲的族群僅有 7.4% 將台語作為主要使用語言。

在客語方面,根據 2017 年發布的「105 年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調查」統計,60 歲以上會聽、說客語的比例分別為 87.4% 及 77.8%;13 歲以下則為 31% 及 13%。依照聯合國的標準, 台語及客語的世代傳承都屬於第三級的「明確危險」,意指該語言在下一代已經很少人甚或沒有人學習。

原住民語更是因為歷史和社會環境變遷而出現斷層,正面臨嚴重流失的問題,不少原住民因居住在城市中,鮮有使 用族語的機會,就連在部落生活的原住民也僅有少數長輩能流利使用族語。根據 2015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調查報告顯示,有 5 種原住民族語言被評為嚴重危險,9 種語言被列為明確危險,更有 16 族語言已瀕臨滅絕。

1990 的母語復興:新台語歌運動

時間拉回到戒嚴時期,國民政府推行「國語運動」禁止說方言,從學校教育、出版、媒體、歌詞等皆受到管制,影 響層面非常廣泛,造成原本在台灣多種族群的母語漸漸式微。1987 年解嚴後,民間長期承受政治、文化的壓抑得以抒發,包含人權、婦女、母語運動等都是在這個時期開始崛起;

到了 1990 年,更出現了對今日台灣流行音樂影響深遠的「新 台語歌運動」,當時的參與者提倡使用母語進行音樂創作, 初期以台語為主,後期也加入其他語言如客語、原住民語, 除了演唱的語言以外,也同時在歌詞內容及曲風上做出創新。

1989 年黑名單工作室推出的專輯《抓狂歌》被視為這波音樂運動的起點。這張專輯標明「台語文化自覺意識甦醒、 台語文化再造」,且歌詞帶有濃厚的批判元素,在當時被新聞局禁止宣傳。音樂節目主持人馬世芳曾在訪談中描述: 「(這張專輯的歌曲)你在電視上聽不見,但在校園裡如野火燎原般傳播開來,全部是靠口耳相傳的力量。」

時至今日,母語的復興運動已漸漸深入社會各領域,共學團體、線上學習等資源也漸趨豐富,接下來就為大家介 紹,初學者想接觸母語有哪些管道,包括母語學習資源、 Podcaster、音樂創作者等,希望讓讀者們深刻感受母語所帶來的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