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ANCY 圖/Pexels
大學階段比起高中,交友圈更廣闊,和職場相比,關係又較為單純。想談戀愛,正是時候!然而疫情讓許多學生生活節奏大亂,遠距教學之下,連同學都不一定見得到面,更別說情侶了。畢業或當兵產生的距離,也可能讓感情生變。除了積極維繫感情,若不幸分手,也要懂得好好梳理情緒,重新找回生活的步調。
接納情緒,穩定生理
當陷溺於失戀的情緒中,有些人會感到悲傷、憂鬱,無法找到原因也無法抑止。有時越想忘記,越容易不斷想起。你可以嘗試遠離社群、避免聯絡,也不要再到以前曾一起去過的地方。有人會自我懷疑、失去信心,覺得自己不夠好。適當的檢討有助成長,但感情的結束有時候只代表彼此不適合。除了反省,也別忘了肯定自己,積極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迎接下一個更值得的對象吧!

若被嚴重影響情緒,有些人會產生幻聽、幻視,甚至萌生自殺念頭。當情緒不穩定,也會連帶影響生活,造成失眠、食慾不振,使身體狀況跟著惡化。此時可以積極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開立藥物,改善情緒,也可以尋求心理諮商,減輕心理的痛苦。
維持正常的作息、適當地找到情緒的停損點或尋求協助,時間會慢慢解決一切。
走過失戀歷程,「失戀四階段」和「悲傷五階段」
情緒的消化會經過不同的歷程,「失戀四階段」理論中,剛得知自己被分手,很多人會無法接受,嘗試「挽回」,希望可以回到過往的關係,然而由於對方很有可能已經經過長期思考,下定決心,很難再因為你的三言兩語而回心轉意。很多時候感情無法用理性解釋,即便無法接受,變淡的感情也很難重燃。且就算復合,感情中不穩定的因子依然存在。
放棄嘗試之後,不再相信希望,心情因此墜入谷底,只留下無盡的「心痛」。經過時間的療癒和朋友的陪伴,終於能比較坦然地面對自己的情緒,「沉澱」心情,接納現在的處境。最後,終究可以「放下」這份失落,重新回到人生軌道,找到其他努力的目標,甚至勇敢地接納下一段感情。

生死學家庫伯樂.羅斯(Kubler Ross)提出「悲傷五階段」理論,人們一開始會先「否認現實」,接著對於一切「感到憤怒」,當情緒消褪之後,嘗試「妥協」,以自我犧牲換取對方回心轉意,當一切嘗試都無效,則會陷入「極度憂傷」,最終逐漸「接受事實」。
人生的際遇有時讓人措手不及,每個人的修復期有長有短、情緒的階段也可能略有不同。即便正處於深切的悲傷之中,這也只是必經的過程,不用怕,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陪伴朋友度過人生低潮
若你的朋友正在經歷失戀,你可以耐心傾聽、默默陪伴,適時給予信心,但不要給予強烈的評判。在他情緒稍微緩和之後,可以用提問引導他自我釐清。
由於失戀後的人可能難以習慣一個人的生活,適當地邀請他參加聚會、陪他唱歌抒發情緒、野餐、爬山、多親近大自然,可以幫助他轉移注意力,找到新的連結,甚至可能藉此和好對象邂逅。
學生時代勇敢地談戀愛,就算分開了,依然能留下美好的回憶,也能從中成長。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會不斷產生邂逅,下一個階段,你一定能遇到更適合的人。
延伸閱讀
校園愛情就像人際關係訓練營
失戀時該看什麼書?
【我是小生專欄】其實,妳該替自己撐一把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