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不想再思考工作了: 讓過度思考的腦袋休息的方式

現代人的一生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工作,儼然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工作進度、職場社交、加班要求等等壓力接踵而來;有了社交軟體後,更是讓工作追到下班,一天下來身心俱疲。當你決定在私人時間好好放鬆,卻發現運轉太久的腦袋無法停下來,滿腦子還在不停地想著工作內容,其實有許多方法,能讓你有技巧的放鬆緊繃的精神。療癒自己,是現代人必備的技能。
By 加分誌 2022/11/28 00:00:00

文/AMANDA   圖/Pexels

忙碌的腦袋

明明下班了,腦袋還是忙碌的轉個不停?從上班延續至下班的緊繃心情,究竟為什麼,我們可以從人類的思想中樞:大腦說起。

現在很多人的辦公型態是坐在辦公室面對電腦,一整天下來,你會感到疲憊是因大腦充分的勞動到,精神已疲憊,肉體卻還精神滿滿。專注的處理工作7、8個小時,你的大腦已習慣持續的思考工作,即使精神疲憊,下班後仍會延續這種思考慣性,一時無法放鬆。大多數人上班習慣喝咖啡提振精神,攝取咖啡因也會加重這種暫時性的思維亢奮。

此外,情緒的因素,比如焦慮或感到壓力大,負面想法一直在腦中重複,也會是讓你無法好好休息的原因。

下班後的舒緩技巧

當腦中思緒持續運轉,像一台沒有剎車的火車胡亂衝撞,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方法鬆弛精神。

1.做一些輕度運動:由於一整天都沒有活動,肌肉僵硬,可以進行輕度運動如瑜珈、伸展操、散步來活動手腳、暖暖身,也從大腦雜亂的思緒中抽離出來,專注在身體的活動中。

2.使用精油薰香蠟燭:挑選自己喜歡的香味、或是有舒緩、放鬆功效的精油種類,薰香能放鬆你緊繃一整天的思緒,輕柔地消解壓力。

3.冥想:學習簡單的冥想技巧,在洗完澡、睡前進行5~10分鐘的冥想。冥想的目的是讓你察覺當下的念頭與情緒,區分情緒、各種念頭與當下平穩呼吸的自己是不同的,猶如在各種亂流中平穩行駛的小舟。

4.遠離3C產品:除了暫時不接觸會隨時響起通知的社群軟體,避免一直被牽動注意力,遠離3C產品藍光的刺激也讓你更能一夜好眠。

學習察覺情緒,與壓力共存

各種生活壓力帶給我們的焦慮、壓力,幾乎已經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尤其工作是許多人的主要壓力來源。長期處在這些情緒狀態,會對身、心造成負面影響,有可能造成思維不集中、思考反應低落、衝動、憂鬱、麻木疲憊。

而情緒對行為的影響,遠超我們想像。比如當你下班回家,知道疲憊的自己急需休息,卻花費許多的時間滑手機耍廢、代償性熬夜,很多時候是「希望擁有私人時間」的渴望下的行動反映,在這種情緒之下,是對工作過度的現況感到不滿、焦慮,龐大壓力下的無聲宣洩。

我們可以做的,是學習察覺自己當下的情緒,了解什麼事物是自身壓力與焦慮的源頭,做哪些事可以讓自己感到放鬆。情緒也常反應在身體的不適上,因此平時就可以多多觀察。比如有些人一焦慮便手抖、心悸、冒冷汗;或壓力大到一定程度就胃痛、沒有食慾、比平常進食更多等。一些情緒衍伸的行為,如突如其來的購物慾、強迫式的清潔也很常見。

讓工作歸工作,下班時間留給自己

如果工作時的煩惱已蔓延到下班後,可以用幾種方式來舒緩情緒,放鬆精神。然而最「治本」的便是在一開始就區分自己的工作與非工作狀態,讓工作與生活涇渭分明。下班後關掉工作的社群聯繫、將工作與生活的環境間做出差異性,都有助於心態的轉換。但最重要的是,在心裡對自己說:「我已經下班,該休息了!」

延伸閱讀

學會3個絕佳對策,終結疲勞日常!

事情總是做不完?看日劇《我要準時下班》學時間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下班只想放空!哪些職業燒腦又耗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