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ANCY 圖/Pexels
迎接新職場,別急著逃避
沒接觸過的工作內容、同事、職場文化,常讓新鮮人感到工作不適應,恨不得馬上離開。其實大多數工作前三個月都在適應期,不要怕犯錯和發問,但要記得先思考嘗試後再詢問,避免成為伸手牌。觀察同事的做法,在質疑之前先了解背後的原因,之後再思考是否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方式。下班時間主動進修,很多難關都可以一一克服。如果一開始就逃避,不僅無法獲得成長,更可能在日後持續碰到類似的困難。
積極迎接新的挑戰,把握嘗試與學習的機會,才能讓你加速成長,獲得更好的機會!

職場心理建設,讓你更堅強成熟
在職場上,很多人都戴著面具,即便感到不滿,依然可以成熟圓滑地應對。就算你對現在的工作不認同、無法適應,也別明顯地表現在臉上!好好分析原因,嘗試理性溝通吧!
工作和學校不同,不會有人循循善誘、處處鼓勵,同事間表面看似合作,暗地裡也存在競爭關係,盡全力完成任務,學會肯定自己、找到其中的樂趣。即使挨罵也不因此自我否定,記取教訓,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減少被罵的次數也是一種成長!
審視不適應原因
即便堅持並嘗試,可能還是會感到挫折,思考是否要離開前,先釐清問題是「外在因子」還是「內在因子」。外在因子如薪資可以透過展現成果,爭取加薪機會來改善、主管管理方式問題也可以嘗試溝通,找到彼此的平衡。有時只是剛好遇到公司的忙季,只要撐過這段時間就會輕鬆很多。但若是「內在因子」如找不到成就感、無法認同公司理念,可能就要反思當初的求職動機及自己的工作觀。
有時不適應不只是工作的問題,而是對整個人生都提不起勁,或只是一個轉換必經的過程,這些都只能透過反思自己過往的生命歷程,才能逐漸釐清。

反省過去,審慎決定下一步
在一個公司待不到半年,日後求職時很容易起到扣分效果,通常兩年再離職才能證明自己的穩定度。若你真的決心離職,也已經嘗試過溝通,可以回顧過往的工作經驗,釐清自己對工作的追求、擅長的領域,決定接下來的求職方向。也可以在離職前先投遞相關履歷,透過回應的數量了解自己的市場價值。若怎麼投都沒有下落,可能要反思現階段的自己能力還不足以勝任理想的工作領域。也可以先問問職場前輩,了解未來工作可能遇到的挑戰,做好心理建設。
真正踏入職場,才知道要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有多麼不容易。大多數人忍受壓力、在不合理的工作條件中掙扎,並要持續進修避免被淘汰。珍惜現在的工作機會,帶走經驗,再好好規劃自己的職涯,讓每一段經歷都能協助你修正自己的道路,走向真正想要的目標。
延伸閱讀
實習就是提前適應社會的好機會,104 人力銀行經理現身說法
具備四大職場「軟實力」,畢業求職不焦慮
做所有勞工最佳後盾 職涯路途不孤單! 專訪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就業服務組-尤舜仁簡任技正
人脈很重要,運用「弱連結」組織你的人際關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