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Sandra 採訪/邱立崴 攝影/髭男攝影工作室 服裝/徐唯庭 彩妝、髮型/陳飛 今年的校園潛力之星舞台上,在一片時下流行的勁歌熱舞之中,有位女孩卻身著泰雅族傳統服飾,以豪邁又優美的舞蹈震懾了全場。 最終,比賽就由就這位泰雅族女孩,讀台北市立大學的彭筠雅拔得頭籌。彭筠雅有著嬌小可愛的外貌,同時蘊含著親和力與謎樣的魅力,不過一上台卻展現出爆發力十足的原式嗓音,搭配充滿力與美的曼妙舞姿。她在決賽所帶來的自創曲《iyat kngungu 不要害怕》獲得全場與評審一致的好評,第一名可說是實至名歸,這顆明日之星,用表演訴說她對於原鄉文化的熱忱及屬於自己的故事。 與表演結下不解之緣 由心出發的充沛飽滿 與表演結下不解之緣 由心出發的充沛飽滿彭筠雅本身是音樂科班生,幼兒時期沉浸在文化環境的薰陶,幼稚園中班開始即參加演出,國小到大學都念音樂系,由於幼齡時就對表演懷抱興趣,一直是【泰雅原舞工坊】的一員,年紀輕輕就已身經百戰,隨著舞團南征北討。 彭筠雅很有大將之風,她總覺得表演能給予觀眾高情緒價值,賦予感動與歡樂,也能藉著舞台上的表演,尋找自己的價值,形成雙向的交流,更認為:「一個表演者所呈現的成功或失敗,都來自於是否從內心出發,要感動別人,先得感動自己。」近期隨著「台加藝文節」的腳步到加拿大表演時,當她舞動在萬眾矚目的國際舞台上,更體認到音樂無國界的初心,只要發自內心,觀眾就能受到感動。 提到過往的創作經驗,彭筠雅最初是從原鄉的創作開始啟迪,與幾位泰雅族姐姐一同編舞,使用五線譜寫歌,沒有制式的流程,用讓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去創作,喜愛以鋼琴、吉他即興彈唱,比賽時的歌曲就是在如此簡單純粹的心思下誕生的,不過卻創作出豐富飽滿的旋律,對於原鄉的情感,彭筠雅難以用筆墨來形容,她自述自己在部落家境算不錯,才有機會走出來學音樂, 但她總想到當時的同齡同學,感慨道:「也許他們一輩子都會待在原鄉,真的希望有一天可以用在地的資源,讓他們跟外界甚至國際上接軌,我也希望有一天可以把外面的資源帶到部落,或許能為部落的人生增添更多色彩,也讓我們部落豐富的文化有機會分享給世界。」目前彭筠雅的父親也在家鄉創建如同開心農場的Nanusa 納奴薩莊園,形成有特色的文化體驗園區。 飽滿的創作力 來自原鄉美好的灌溉 彭筠雅孩提時代那快樂無憂的生活寫照,也賦予她許多創作能量,雖然她三年級就到外地唸書,但每天依然通勤往返,假日就去溪邊玩水,爬進水塔中抓蝌蚪,上山偷採鄰居的花果,滿山遍野的奔跑,回到上課時間,全班只有她一個原住民時,又感受到競爭的壓力,不過成長過程的快樂,讓她不怕受傷。 她認為自己一路走來的歷程中,有碰到許多貴人,國中時就在長輩的引薦下,與大型的樂團一同參與比賽,每天放學都要練唱,登上大舞台與原創樂團比賽,體驗了同齡人無法想像的舞台人生,不過當時的她也有少女的煩惱,她笑稱:「那時下課要趕場練唱,太甜的水果不能吃,要時常養生,保護喉嚨,這個過程有感覺辛苦。」不過她也在豐富的表演經驗中,發現自己的興趣走向,彭筠雅未來更想以文化為志業。 一心一意的凝鍊 是為表演打好根基的養分 對於表演與創作,最讓彭筠雅印象深刻的經驗,來自高中升大學時考試的自選曲,這首歌是她全國賽得獎的曲子,記得那是她第一次卯足了勁,每天關在房間醉心於樂譜中,母親那時認為她練到走火入魔,曾一度趕她出門散心,但出外後的她心不在焉,一回家又秒投入練琴,而這首曲子也不負眾望,陪伴了她一年多,從考試到畢業製作,這也是她成長幅度最高的時期。 由於無數表演經驗的淬鍊,彭筠雅擁有同齡人所沒有的抗壓性,當她還在讀台中二中時,就曾在學業壓力與術科壓力的夾擊下度過一段煎熬的歲月,那時她面臨歌舞劇的考驗,由於劇情需要營造各種情緒,並搭配傳統歌謠與跳舞,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每當她下課後練完琴回到宿舍,就需要馬不停蹄地捧著劇本背誦台詞,耳機裡同時放著歌曲的伴奏,由於她的自我要求甚高,即使偶爾疲憊到心累,但她總是轉念鼓勵自己「沒什麼事是過不去的,至少當下有為自己盡力就夠了。」由於她的心態正向,也足夠努力,每次的演出,幾乎都能圓滿落幕。 從不經意的小插曲中成長 即使是擁有各種表演經驗的彭筠雅,也曾發生狀況觸礁過,在某次演出中,音控曾提醒她不要亂動身上的設備,不過她還是在下場時關了麥克風,原以為上場時再開啟即可,沒想到麥克風卻卡線而接觸不良,因此一上台是完全沒有聲音的狀態,此時她腦中一片空白,所幸與她同場搭戲的演員發現異狀,盡量靠近她,讓她說話時可以些微被收音,不過下場時還是不免俗地被訓斥了一頓,那次的意外讓她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界很大,不要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所有的狀況。」這個經驗讓她更謹慎沉著面對所有的人事物。 未來如同精彩可期的樂章 未完待續 在無數表演的過程中,無論是過去的登台演出,或者現在拿下潛力之星冠軍,拍雜誌、當大使的機會,彭筠雅認為除了增加經驗值,也斬獲了許多與人溝通、協調的技巧,不過她坦言:「現在上台依然會緊張,超擔心做不好!」 彭筠雅大學時主攻中提琴,演出時多以傳統樂曲為主,也曾在幾場別出心裁的演出中,將西洋的中提琴帶到傳統音樂中,創新中不失傳統底蘊,獲得許多讚賞。對於未來,彭筠雅的規劃明確,她希望展開多條斜槓支線,除了會跟著舞團持續目前的表演工作之外,也預計在畢業前,將目前兼職的電商工作轉為全職,大學畢業後也將繼續升學,攻讀與藝術行政相關的研究所,目前她正在進修師資班,希望能考取檢定,拿到教師證,成為表演人的老師,對於舞台她由衷喜愛,更直言這是一輩子都不會放棄的志向,志氣軒昂的她,將為自己未來的夢想藍圖,譜上精彩可期的樂章。 至My Plus 加分誌YouTube 頻道觀看彭筠雅Q&A 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