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家蔡孟宸,用篆刻帶領現代人領略傳統文學與藝術的趣味

小小的方框內,排列著我們看似熟悉的字句,卻又各自伸展其一筆一捺,像字也像畫,獨具風格,這就是篆刻。篆刻最早可追溯自戰國時代,在 7年級生蔡孟宸的眼中,篆刻不僅是藝術,更是鏈接現代與傳統歷史文學的鑰匙。
By 加分誌 2017/11/01 17:00:00

 

篆刻─融合文學、美學與哲學的藝術

在這個資訊爆炸、生活節奏快速的年代,人們調劑生活的娛樂選項既多元、多半也帶著強烈的感官刺激。從研讀書卷、吟詩作對中領略文學之美,彷彿是遠在上個世紀的歷史。

但對於自小便跟隨父親學習書法,現為篆刻家的蔡孟宸來說,文學、歷史都不應被當成枯燥、死板的學問,反而是給予我們的生活更多想像與啟發的一扇窗,篆刻亦是如此。身為一名現今鮮見的年輕篆刻家,蔡孟宸秉持著推廣傳統文學的堅持而工作,期望提醒世人傳統文學之於現代人的價值與重要性。

「當代人對探究文學缺乏興趣,很大一部分和心靈匱乏有關。生活艱辛,人們追求小確幸,當人們只懂得從旅遊和美食、拍照打卡上傳中得到成就感和滿足,文學與藝術就沒有探索的意義與價值。」
 


▲蔡孟宸於台師大書法篆刻研究社授課,和學生合影


「你可能每天下班回家,吃個飯、追個劇、就睡了,日復一日,老的時候回想過去,才發現什麼都沒能為自己留下,覺得白活。而藝文饒富意義,讓你能花時間在某個項目上鑽研。像書法,可以寫一輩子,裡面的學問是玩不完的,篆刻也是,光是字句的排列組合,就可以讓你花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以消遣性來說,大概類似人們玩車、玩茶或玩酒,但研習藝術當中蘊含著更多能滋潤心靈的能量。藉由研究這些,人們得到契機,產生進一步研究書法家的背景的意願。像人們熟知的蘇東坡、王羲之等等,這些書法家的人格特質都非常的有趣,越研究,你就越會覺得這些人太有趣了,甚至能帶來各種啟發。到了這個階段,哪怕你原本只是社會的一個小螺絲釘,也因為擁有自己的想法與感觸而重新『活』過來!」

笑稱自己是「射手座B型」的蔡孟宸,即便從小學習書法、篆刻、並擁有中國文學博士的學歷,卻一點也不似人們對文學家說起話來咬文嚼字、性格孤僻的想像。言談間充滿活力與對未來發展的各種期望,又能引經據典、而非天馬行空。從畢業論文的議題選擇探討篆刻藝術字句的內容,到決定成為一名篆刻家,都只是憑著一個「不想跟別人做一樣的事,沒意思!」的個性。不難想像他為何強調人們應擁有自己的想法與感觸,才得以重新「活」過來!文學正是人們得以鑑古觀今的那扇窗。
 


 

成為篆刻家的契機 

蔡孟宸的父親是一名業餘書法家,家裡以前也開書法教室。小時候他就跟隨著父親學習書法。但就像大多數的小孩一樣,再有趣的事幾經督促也難免變成壓力。「在這樣的環境下,雖然我學會了寫書法的技巧卻不愛寫字。國高中時會用課業來逃避父母親不時督促我練習書法的要求,選讀大學時,也想選個可以離開家的學校(笑)。那時我熱愛小說、新詩,所以選擇了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推甄上了之後,一時閒下來,父親就建議我去學點東西。我想說,只要不是書法什麼都好啦(笑)!父親就介紹我去一位篆刻老師家學習,那是我第一次接觸篆刻。」

「篆刻老師一開始先教我從臨摹古人的印章開始,一頭栽進去就仿了五十多方(※註:方,印章的單位)。以前我就很喜歡做機器人模型之類的手工藝,相較於其他人手藝算靈巧。以初學者來說,刻出來的成果蠻好的,得到成就感,我越刻越有興致。不過約半年後大學開學,我就去嘉義讀書了。」開學後,他將篆刻當作課餘的消遣,心血來潮時,就刻個印章贈與老師、同學、朋友,得到不錯的迴響「大家都滿喜歡的!」

但真正開始萌生成為一位篆刻家的想法,是在蔡孟宸就讀碩士研究所時,為了寫畢業論文、思考著要研究什麼樣的議題,「班上同學的研究對象大多是古代文學文本或文學家,為了不想和大家一樣,我想找個和中國文學以及我自身興趣相關的研究題目,才開始研究篆刻藝術。

從篆刻史開始研究,後來又因為篆刻包含圖像設計的學問,中文系不教美學,我就去翻書自修。篆刻中選用的詞句,除了和古人的書畫作品相關外,也和哲學相關,像印文中若用老、莊的句子,如『大象無形』、『逍遙』等,你必須擁有這些相關知識,才能讀懂字句,了解選用它們的合宜時機。」蔡孟宸表示,在這個階段後,自己才比較全面性地以成為一名專業「篆刻家」為人生目標。

「唸博士班時,為了打工賺生活費,我向社區大學毛遂自薦,開課教篆刻。幾堂課之後,發現學生人數不算少,應該是教授時表達還算清楚吧,自此之後才開始思考以篆刻為職志的可能性。幾經思考後,覺得可行,畢業後就開始正式一名篆刻家的道路。」
 


 

與 Hahow 好學校合作 推出篆刻線上課程 

身為一名年輕的篆刻家,蔡孟宸坦言壓力並不小。除了「篆刻家」在台灣是一非常小眾的職業外,也有收入不穩的狀況。除了接單篆刻,其餘時間他以授課、接受媒體採訪的方式,期望藉此達到推廣篆刻以及傳統中國文學的效果,卻難免受到同業前輩、甚至同輩的批評。

重視推廣的他,開設篆刻課程最主要的目的,絕非鼓勵學生也成為一名篆刻家,「篆刻家在這個時代要能養家糊口是需要很多條件的。同時也會很辛苦。但是必須推廣篆刻,因為它可以提供人們精神生活的養料,藉此促進社會和諧、人文發展。因此我授課時,一定會告訴學生,生活中為何需要藝文?其中蘊含哪些學問?藉由篆刻這項手藝,提供一個契機和形式,最終目的是希望能勾起學生對進一步探索人生的興味。」篆刻由於是少眾,因此很需要推廣與發揚。蔡孟宸說,他非常期待能將篆刻的推廣課程帶進大專院校或各個公私機構。
「我甚至願意無償提供篆刻體驗及篆刻之美的講座等,就是希望這項藝術可以更廣為人知。歡迎各單位來聯絡我。(笑)」

近期他與線上課程平台─ Hahow 好學校合作推出線上課程「手作印章:篆刻基礎技法」,首次藉由新媒體平台開設篆刻課程。「其實要將篆刻以線上課程的方式呈現,需要克服的困難不少。通常我在學校的課程共 18 周,要將這樣的內容濃縮到在 10 堂課中,還必須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拍攝成影片,要完整呈現,有一定的困難度,但它將是年輕人接觸篆刻非常好的入門媒介。」
 


▲蔡孟宸印刻展-變形記中展出的作品之一


如何刻一個印章?篆刻印章刻章步驟

工具準備
① 篆刻刀(可於筆墨莊、美術用品社購得) 
② 印石(可於筆墨莊、印材行購得) 
③ 印床(可於筆墨莊、印材行購得) 
④ 砂紙(可於美術用品社、五金行購得) 
⑤ 宣紙(用來拓印,可於筆墨莊、美術用品社購得) 
⑥ 複寫紙、描圖紙(可於美術用品社購得) 
⑦ 印泥(可於筆墨莊、美術用品社購得) 
⑧ 棉棒
 


(上圖)先將印石在磨砂紙上輕輕打磨,使其印面平滑。
(左圖)取一描圖紙打草稿、再取一複寫紙備用。
(中圖)將複寫紙連同描圖紙草稿一同覆蓋於印石上,準備「反拓」,將草稿拓印於印面上。 
(右圖)重描一次草稿的線條於印石的印面上。 


(左上)使用印床固定印石,以便之後雕刻作業。 
(中上)以刻刀開始雕刻。初學者失手雕壞了也沒關係,將印面於沙紙上磨平後即可重來。 
(右上)完成後,取棉棒沾墨汁平刷於印面,以便檢視刻印的線條是否有不夠深或不全之處。 
(左下)在塗黑的印面上若有發現不全之處,可再細修。
(中下)最後檢視,確認沒有其他須修改之處即完成,此次示範作品為「日日日和」。 
(右下)試印─備妥印泥,即可試著拓印看看囉。 


 

蔡孟宸
國立中正大學文學博士。現專事篆刻教學與推廣。創作以傳統篆刻為主,平日以研究、推廣書法篆刻文化為職志。
FB: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