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KLEIN 圖/Shutterstock
最多人使用的離職理由,你也用這招嗎?
離職有時候是身不由己,有時候在職場上遇到不順心的事,比方說老闆太爛、同事相處不愉快、薪水太少、工作太無聊、不想加班等各式各樣的原因,雖然這些離職原因可能都是來自員工的肺腑之言,但若是真的要你說出口,你講的出口嗎?
根據yes123在「年後離職潮與企業留才策略調查」中發現,有70.8%的人以「職涯規劃」為離職的主要原因,其次為家庭因素(56.6%)、進修計畫(37.7%)、身心健康(33.9%)。此外對於一些想離職卻開不了口的人占了78.2%。
阿里巴巴的董事長馬雲說過:「員工離職原因不外乎就是錢沒給到位;心受到了委屈」,也因此在員工提離職時,公司採取的慰留措施也會影響員工是否留下來的因素,其中前三名包括:加薪(72.2%)、升職(43.3%)、發獎金(37%),而人情壓力只佔了13.3%。

化負面為正面 包裝理由讓你未來的工作路上順遂
離職理由百百種,該如何將自己辭職的原因包裝成完美的理由是一個大學問,不論是為了日後再相見,或是給予公司正面的印象,這些修飾都是相當重要的。舉例來說:不滿意薪資及公司,可以改成「為了尋找更好的前景或工作機會」;不滿意工作內容,可以改成「想要尋找新的挑戰」。不僅可以包裝真正的離職原因,也能夠讓公司認為你期望成長及突破自己,給予公司良好的印象。

離職也要乾乾淨淨 不帶走一片雲彩
離職的學問眉角多,不僅要給公司好印象,當你狠下心來要離職時,一定要讓自己乾乾淨淨的離開。
1.了解離職規則:在離職前我們必須要先瞭解公司的離職規則,有些公司在員工滿一年時就必須在離職前一個月提起離職,有些則會根據勞基法的規定施行,且根據職位不同,提離職的時間也不同,更能保障勞資雙方的權益。
2.盤點手邊工作:離職前盤點自己手上的工作,檢視自己的進度,並且在時間內完成或是交接清楚,不會因為延宕工作而造成公司損失。
3.確保未來出路:騎驢找馬,在你決定好要離職時,可以在時間內尋找下一份工作,為自己的後路做好準備。
4.確保自身權益:算好累積年假,可考慮換成薪資或是在期間內將假休完。
5.歸還公司財產:將屬於公司的部分歸還,檔案資料原封不動,切勿對電腦進行格式化或是竊取資料,否則將會有官司纏身。
台灣有一句諺語:「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台灣非常的小,如果不是在相關產業的話,也許還不一定會跟前公司有所瓜葛,但若是要想在相關產業打拼,保留對彼此的情分是必要的。也因此不論是在離職前或是離職後,都要為自己留下一分情,日後碰面時也不會讓彼此顯得尷尬。
延伸閱讀
網友著急上網問,月薪 25K、每晚壓力大到哭,該不該離職?
「求職空窗期」 只是人生中的轉換時間
專訪《釀電影》主編張硯拓,把興趣變成工作真的好嗎?
德國職場面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