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社會工作需要什麼條件?或許你要先具備一點好奇心

社會工作服務需要協助服務對象解決多元的需求與問題,直接接觸社會較底層、弱勢的民眾,感受、同理他們的情緒,有時甚至遭遇無理的要求與謾罵,然而,他們始終相信人有改變的可能。
By 加分誌 2018/05/01 01:00:00


從對人感興趣開始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工作科股長林映青,學生時期因為對人感興趣,大學只選填兩個科系,分別是社工與教育,後來進入社工科系,畢業後進入公部門從事社會服務相關工作。「因為對人感興趣,所以想要從事與人相關的工作。」

林映青股長一路從基層的社工員開始,從事直接服務工作,過去的服務對象包括高風險的家庭兒少、老人、身障、單親家庭。剛開始她接觸到衝突性高的服務對象,像是有酒癮、精神疾患的個案。

曾經有一次她家訪一個高風險家庭,家庭中的父親有酒癮,且具有邊緣性人格,還未踏入家門,他就將鐵門半放下來,她只好站在門口訪談,「因為過去從未曾有過這樣的經驗,當下其實有些驚嚇,回到中心後,也向同事、前輩請教類似的服務對象如何處理?以後有類似的服務對象可以找人陪同,不管是找里長或是志工,甚至是其他網絡成員。」
 

社會工作的成就感需要時間 才能開花結果

林映青股長提到,社會工作的成就感或許不是立即性的,往往都要幾個月、甚至是幾年後才看到服務的成效。曾經有一個服務經驗讓她印象深刻,在她擔任基層社工的時候,有一個被學校和里長通報的孩子,在大家眼中,他是一個不學好的小孩,父親有酒癮,家庭經濟靠阿嬤支撐,阿嬤很擔心孩子不學好,長大後成為社會上的問題人物。

當時她和學校的老師一起合作,讓他嘗試有興趣的社團與科目,也協助父親解決酒癮問題,後來家庭狀況慢慢穩定。

兩年後,某一次在路上遇見,從孩子與阿嬤的身後看著他們,那名孩子牽著阿嬤在市場買菜,讓她感到非常驚訝,當初讓阿嬤極為擔憂的孩子,如今卻成為支撐阿嬤的力量。「當下讓我非常感動,那個感覺就是當社工最好的回饋,社會工作的成就感就是來自於此。」
 


▲106 年行政院模範公務人員頒獎典禮林映青股長與賴清德院長合照

轉念的重要 將負面經驗轉向正能量

社會工作面對民眾各種要求,「民眾的需求有很多種,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過度期待的,甚至有時候會遭遇謾罵與各種無理要求,如何讓服務對象的需求獲得滿足、問題獲得解決?合理需求我們可以協助,但倘若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過度期待的,就必須和他們溝通、周旋,這是社工常會面臨到的挑戰,社會工作面臨的壓力與挑戰是來自服務對象本身及其周圍的人事物,這些都是直接服務的社工,未來可能面臨到的工作狀況。」

她都會告訴自己與同仁,「轉念」很重要,用另外一種方式思考,將挫折的經驗轉向為另外一種正向的能量,將自己所遭遇的工作壓力釋放。
 

學習看到「優勢」,抱持「人永遠有改變可能」的信念

林映青股長認為做社會工作,不管是直接服務,或是間接做政策規劃,對人充滿「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

「為什麼她會坐在這裡?她遭遇到什麼?背後又有什麼原因?」例如, 一位父親酗酒, 你只是想到要讓他戒酒,而不是去瞭解他背後酗酒的原因,理解他遭遇到什麼挫折才會如此。包括行政規劃者,對人也必須有好奇心,思考這個階段的服務對象需要有什麼樣的福利、需要有什麼樣的措施來協助。

除了對人保持高度的關心之外,她認為抱持「人永遠有改變可能」的信念也非常重要,要學習看到自己與服務對象的「優勢」,相信如果自己陪服務對象經歷什麼,或自己共同與服務對象做了什麼努力,看到服務對象的能量,這些努力與歷程,相信服務對象都是有改變的可能。

「社會工作的成就感,來自於自己對人的關懷,同時也是穩定社會的重要角色,希望在我的位置可以把所有的事情盡力做到最好。」
 


▲106 年行政院模範公務人員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