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進 Gogoro 工作?聽聽人資主管凃志傑怎麼說

Gogoro 創立未滿十年的時間,卻發動台灣電動機車產業的一波劇烈革命,但仍認為尚未達成目標,依舊努力擴展中。凃志傑(Aaron)從初創第二個月就協助Gogoro 尋找合適的人才。作為人資部門的主管,Aaron 分享他心目中的 Gogoro 是什麼樣子,而 Gogoro 的成員又有什麼特質,透過他的經驗,希望呈現 Gogoro 更立體的樣貌。
By 加分誌 2018/09/01 07:30:00


Gogoro 創立未滿十年的時間,卻發動台灣電動機車產業的一波劇烈革命,但仍認為尚未達成目標,依舊努力擴展中。凃志傑(Aaron)從初創第二個月就協助 Gogoro 尋找合適的人才。作為人資部門的主管,Aaron 分享他心目中的 Gogoro 是什麼樣子,而 Gogoro 的成員又有什麼特質,透過他的經驗,希望呈現 Gogoro 更立體的樣貌。
 

好奇心導航的路

Gogoro 2011 年在台灣成立,2015 年推出實體產品 Gogoro 1 Series,並在美國消費電子展(CES)首次亮相。同年 11 月在台北成立全球體驗中心,宣告 Gogoro 的新生,也開啟電動機車及動能領域的新頁。成立之初一切保密到家,對外宣稱是製作家具及運動器材的企業,除此之外對公司細節絕口不提。
 


當時找上高階獵才企業為他們執行初期的人才招募,Aaron 正是內部其中一個團隊的領導。對於不透明的資訊,多數 headhunter 不會著手執行,不過對這家神秘企業實在太好奇,Aaron 透過商業登記找到 Gogoro,才恍然大悟公司要做的是電動機車相關產品。了解目標的清楚輪廓,Aaron 是唯一做出成績的 hunter,因此擴大招募的工作又找上他。

Aaron 回憶道:「執行長說他想要找年輕、不一樣的人才,那些一直有新想法,卻常常被主管打槍或阻止,可是還不放棄的人。」也正是此時,執行長陸學森對 Aaron 發出邀請,加入 Gogoro 負責人力招募與規劃。經過三次力邀,才讓 Aaron 決心加入,而這一待就是六年。

工作據點起先設在新店,辦公室中央是偌大的玻璃會議室,座位環繞四周排列,面外的是整片落地窗。Aaron 形容:「比起做電動車的公司,從辦公室看來更像是個設計工作室。」他還提到,剛進入 Gogoro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能夠直接受到執行長的激勵與啟發。執行長本身具有創意、活力且沒有架子的特質,加上當時成員較少,僅約莫 30 人,使他能夠貼近每位成員,去啟發、鼓舞他們,這是台灣一般企業老闆做不到的事。
 

勇敢是特質,尊重是基礎

成員來自四面八方,人員編制從 30 人擴增到目前的 1500 人,提到 Gogoro 的企業文化,Aaron 認為正在逐漸形成。而勇敢、創新、尊重則是目前 Gogoro 具有的特質,「台灣產業過去都做代工,但 Gogoro 很敢在技術和商業模式上做第一人。Gogoro 要做的不只是品牌,而是建立一個產業。我們敢想別人想不到的事,也常問自己這樣就夠了嗎?我們總是還想再多做一些。」Aaron 說道。

做他人不能做的事,力求與其他人不同,或許聽起來有些個人主義、強人色彩,但是 Gogoro 與眾不同之處,正是在勇敢挑戰、堅持創新之前,仍凡事以人為本的最高原則。沒有階級制度、組織扁平、以尊重為先,從執行長的領導風格就能看出端倪。「我平常都直接叫執行長 Horace,誰都可以隨時走到辦公室敲門跟他講話。Horace 本身也很喜歡走動式管理,到處看看大家在做些什麼,貼近公司成員。
 


Gogoro 的主管也大多具有這些特質,掌控的欲望沒那麼強。」Aaron 形容 Gogoro 的文化過去是直接透過執行長散播的,隨著公司逐漸擴大,企業文化也仰賴曾受啟發的主管們繼續維持。
 

獨立、展望、跨出侷限的人才

從草創時期就為 Gogoro 尋覓人才,Aaron 認為如果要成為 Gogoro 其中一員,最重要的是要敢於獨立做判斷。過去幾年 Gogoro 還沒建立起產業模式,也正因為是拓荒者,在無前例可循的狀況下,常面對許多質疑。「很多人看到負面評論就不敢來,但我們恰恰是透過這樣的方式,找到敢於做獨立判斷,自己蒐集資料,然後下定決心的人。」

除此之外,長遠的眼界同樣不可或缺。「我們參與的是以十年、二十年為生命循環的產業,如果投入一家公司,希望一、兩年就看到回報,這樣的人可能不太適合我們。」Aaron 也提到,因為新創公司有很多預期之外的任務或是挑戰。敢於去跨出工作或是部門的侷限,願意去幫助團隊或是提出意見去改善,更能夠適應 Gogoro 的步調。

在過去的經驗中,Aaron 印象最深刻的是馬達團隊的招募。雖然馬達研發在油車領域已經成熟,但電車馬達的運用卻是完全不同的邏輯,所以 Aaron 的任務就是在一個月內找到台灣最厲害的馬達團隊。當時電動機車產業仍不是主流,即使有企業加入試水溫,也常出現資金不足、無法成功的案例,優秀團隊縱使有技術,企業也沒有能力實踐。Aaron 找到的團隊,因為過去的經驗,對 Gogoro 也抱有遲疑,但因種種特質的契合與鍥而不捨的遊說,團隊順利進入Gogoro,最終才能成就出獨步產業的馬達技術能力。
 

未來需要錨點

談到對於年輕朋友的建議,Aaron 不假思索的說:「我希望他們盡早知道,為什麼這個世界需要他。」在家庭或是學校的環境中,許多事物是被安排、設計好的,與社會的真實具有落差。知道自己能夠為世界做什麼,或是了解世界哪裡需要自己,才能夠在這落差中找到方向,也才能知道自己需要培養的能力。

「不要急著拿到一些別人覺得不錯的東西,而是為自己而活。」這句話總結 Aaron 想給年輕朋友的建議,也恰恰體現 Gogoro 的精神:勇敢,做別人沒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