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的 AR 明信片 APP 超酷,哇哇科技創辦人教你創業秘訣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還記得這句 slogan 嗎?哇哇科技就是運用科技打造服務大眾的產品,並期待所開發出來的產品與服務是能夠讓人驚訝,並發出「WOWWOW」的讚嘆聲, 創辦人戴丞峰到底如何用科技築夢,讓我們看下去吧!
By 加分誌 2018/10/01 00:00:00

打開「雪見・布岸把臘-山羌 AR 明信片」APP,將手機鏡頭對著明信片上的山羌圖畫掃描,手機螢幕上立刻出現山羌,而且還從 2D 圖像變成 3D 動畫。稍稍轉動手機,還可以 360 度觀察山羌特徵,不難發現小山羌身上有顯著的斑點,有趣的是當手機鏡頭掃描明信片背面,還會出現AR菠蘿麵包,將麵包挪近山羌,山羌一口就咬下麵包,螢幕隨即出現「請勿餵食」的警告視窗,提醒人們不要拿食物餵食野外動物,整個明信片寓教於樂,讓人看了忍不住發出驚嘆:「哇!」

這是成立於 2015 年的哇哇科技與雪霸國家公園合作的產品,創辦人暨執行長戴丞峰原本在中華電信研究院有份穩定的工作,「當時在研究院是做數據分析,後來接觸到醫院,發現老人照護議題,對這塊很感興趣,想針對老人、醫療照護進行數據分析與發展。」秉持著「想做點對社會有價值的事情」的熱情,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並成立了哇哇科技。
 

整合醫療數據,提升照護品質

他一開始與成功大學附屬醫院合作,但醫院怕資料外流而作罷。後來轉往與高雄仁愛之家合作,想透過身體量測,老化數據分析等資訊分析,發展個人化照顧系統,「系統裡有職能師、營養師、心理師等,藉由共同照護,提供老人家最佳化的照護。」但因國內評鑑制度的影響,難以整合各項醫療數據。

半年後,戴丞峰暫時停止計畫,轉而做視障朋友的穿戴裝置,只不過投入後才發現視障者有分先天、後天,不同狀況視障程度也不同,這讓他無法發展一套產品滿足大部分視障朋友的需求,「幾乎都是要客製化產品,而且是極高的客製化,這些穿戴裝置成本都很高,要跟視障協會合作,爭取研發經費,或者是研發出來後與創投公司爭取資金,結果都遭到對方拒絕,因為台灣的市場太小。」他說。

除了成本,硬體設備也是一大問題,雖然目前相關的硬體設備發展的技術還算進步,例如紅外線測距、超音波傳導、雙鏡頭等技術非常健全,但這些設備全部放在一起就很耗電,而目前的電池技術還不到可以大躍進的階段。另外這些穿戴裝置的體積也不小,視障朋友出門工作就要戴上一整天,使用起來其實也不方便,相當辛苦。
 


▲戴丞峰哇哇科技創辦人,2015 年創辦哇哇科技後,以回饋社會作為核心價值,設計各種產品。
 

從醫療轉互動,運用AR建構世界

2016 年他與新竹動物園合作,替動物園建置了一個語音導覽平台(APP),遊客只要打開 APP 就會陸續接收到各種動物的 Beacon 訊號,Beacon 是利用藍芽發送的訊號,遊客在該範圍內即可查看到詳細的資訊,也能透過語音播報的方式進行導覽。哇哇科技希望能夠著重在親子互動,於是整個 APP 以遊戲的方式進行。

今年 4 月哇哇科技與雪霸國家公園合作,推出「雪見 ・布岸把臘-山羌 AR 明信片」APP,並且將於雪見遊客中心展示館設置數位導覽,運用情境模擬設計,加入 3D 彩繪、AR 擴增實境,讓遊客藉由手機、平板電腦與展場的虛擬實境互動,進行短時間體驗。

「我們將整個展館 AR 化,遊客只要拿著平板電腦對著展場掃描,透過 3D 建模,遊客走進展場就真的像走進森林。」戴丞峰一邊解說,一邊拿著平板電腦示範,可以發現森林裡有山羌、白面鼯鼠、藍腹鷴等野生動物,動物的大小是一比一,雖是可愛的 Q 版繪圖,卻是擬真動物的實際特徵、型態。「跟著小山羌的腳步,會帶領遊客到展場裡繪有動物的壁畫, 壁畫會解說、介紹動物的習性與生態。」他說。



 

燃燒熱誠的信念,堅持回饋社會

從醫療轉向教育互動,戴丞峰坦承這一路走來,整個產業環境都相當嚴苛。「也只能持續保持熱誠。」他笑說因為有熱情,從 0 到 1 創意的形成可以很快,但是 1 到 100 創意要落實成產品卻很漫長,而實務上的經歷一定會消耗原本熱情。他強調到後來光靠熱情是無法支撐下去, 因此勢必做停損點。

他以自身經驗為例,很多想法都會投入半年,當時間一到如果確實不可行,也會馬上將計畫停止,「停止不是放棄,有些想法只是時機不成熟,未來還是有機會。」他認為這過程都是養分,一點一滴,都能讓腦海中的創意更加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