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邦交國離歸零愈來愈近?邦交國到底重要嗎

1月台灣大選落幕後不到24小時,太平洋島國諾魯(Nauru)便宣布與台灣斷交,另一個太平洋島國吐瓦魯(Tuvalu)也稱,在上周的國會選舉過後,將重新審視與台灣的外交關係。中國大陸官方媒體《環球時報》社評則揚言,台灣邦交國已離歸零越來越近。
By 加分誌 2024/01/30 00:00:00
文/Alison   圖/shutterstock

20多年來台灣邦交國逐漸減少

根據統計,台灣的邦交國,從李登輝總統時代(2000年)的29國開始一路減少,陳水扁總統時代(2008年)的23國,以及馬英九總統時代(2016年)的22國,到蔡英文總統時代,至今僅剩下12國。
每當類似的斷交事件發生,總能激起國內輿論,批評政府砸重金給沒沒無聞小國的外交政策是「凱子外交」,而在一個中國原則下,要其他國家承認中華民國,就等於要否定中共北京政權的地位,要否定當今國力越來越強大的中國的存在,恐怕不是容易的事。

邦交國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在國與國之間,雙方未建立友邦關係並不等同於雙方關係不佳,而邦交存在也不一定代表雙方關係良好。以美國為例,近年來美國與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雖不佳,卻並未斷絕邦交。而台灣與美國、日本雖然沒有正式邦交關係,不過近年來台美、台日關係卻有密切的互動。
失去邦交國,台灣等同於失去聯合國內部的支持聲音,在國際組織中聽到與台灣相關的聲音機會減少,不過,這並非代表台灣與個別國家無法繼續互動。
好比說,許多國家當地都設有台灣的駐外代表處,代表這些國家仍正視台灣政權的存在,並保持著某程度的友好互動。

未來該何去何從

有些人擔心,一旦邦交國都斷交,從此中華民國(台灣)在國際上因為不被承認,而難以參與國際事務,更加被邊緣化,危機四伏。但也有專家主張,中華民國邦交國不斷減少,提醒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台灣」主體如何進入國際社會的框架,也許脫離原本一個中國的框架後,反而能開創一條新的道路。